尊敬的黨員黨友﹕
五年前的今天,公民黨正式成立。
「為公為民、香港精神」這句口號表示我們有決心去開創一個新時代,開展積極和具建設性的政治文明,承擔實踐民主和社會公義的使命。
公民黨把香港的整體利益置於首位,我們的《宣言》和《政策綱領及原則》闡釋我們對香港的願景,期望她成為一個更偉大的國際城市。過去五年,我們接觸不同背景、階層和年紀的朋友,大家都不期然對香港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越來越感到憂慮。我們每日營營役役,滿足生活所需,有否忽略了追求整體幸福和改善生活質素的責任?日益惡化的貧富差距是「正常」的經濟現象,還是已經形成了一個社會排斥的惡性循環?為何一向崇尚自主自足的中產人士的無力感會與日俱增?為何香港無法做好保育的工作?為何香港的政策制定和政府官員的表現如此不濟?為何香港人對身份認同和歸屬感在九七回歸後變得不確定?
要為這些問題找答案,就得願意付出更大耐性去不斷思索。公民黨一向重視核心價值的思考,由此逐步建立起一種具啟發性的組織文化、並藉著求變的願景帶出一種「希望的政治」。五年下來,我們抱著開放的態度繼續學習、反思、創新,公眾對公民黨的認真和誠意有所認同。
同樣,黨組織的建設工作都需要耐性和心思的。過去五年,我們都經歷過一些失望和困難的日子。為了下一階段的發展,我們固然需要不斷加強人力和財政資源,更要努力學習組織的工作。
自上任而來,我與多位黨友交流,產生「四大支柱」的想法。
第一支柱, 我們需要讓黨員有機會參與實務工作和思想交流,從中互相學習和成長,讓每一位黨員感受到個人對組織的發展的價值。
第二支柱, 我們需要有質素的政策倡評人去推動變革,由理念、研究到組織的工作需不斷接受挑戰。
第三支柱, 我們需要高水準的地區工作團隊,在支部執委會帶領下無時無刻能表現好公民黨的形象和精神,更有效率地增強我們的能見度。
第四支柱, 我們需要聯繫好公民社會和泛民主派的盟友,開展更多合作平台,推動變革。
我邀請所有黨員黨友登上公民黨的主網頁,重溫我們的《宣言》和《政策綱領及原則》。我期望大家都能夠在「四大支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承擔建設黨的責任、發揮更大的貢獻!
公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我們在思考工夫和組織的建設兩方面都盡力而為、做得更好,那管前路崎嶇難行,我們終有功成之日。
在這五週年的特別日子,我再次向大家莊嚴承諾,我會竭盡全力去協助黨的全面發展。
願
公民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家洛
2011年3月19日

3月13日「還我公道未來」全民預算案集會

3月18日代表公民黨向日本駐港總領事致深切慰問

3月18日晚李柱銘先生分享投身民主運動的經驗和從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