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大冇細」,中英文一樣,用做褒或貶都得。最貼切的對口英文, 是no sense of hierarchy。Hierarchy ( 讀hi-er-rar-ky) , 解ranking、等級高低之分:
He has no sense of hierarchy. He doesn’t care who is above or below him. 他這人不計等級,不管誰比他高、誰比他低。
但這番「冇大冇細」究竟是彈是讚,仍要視乎前言後語。若是負面的話,就是批評這人不懂尊卑, 不分上下, 不識尊敬權力: no sense of authority。
He has no sense of authority. He just does what he wants. 他不分權力尊卑,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講得更直接,是no respect for authority —— 在西方社會常給用來形容新一代,叫之做「被寵壞」的一代、the spoilt generation。
The spoilt generation: young people who lack all respect for authority.
主角自然是the rebellious ( 反叛) teens and young adults。Teens 指13 至19 歲的teenagers (少年)。Nineteen(19歲)過後就是twenty,不再是teen;於是20 歲或以上就給歸納做young adults,年輕的成年人。
年輕人大都看不起上一代的reflexive(反射條件似的)”respect” for authority。這裏的respect 加上「” “」符號,就像中文的引號,是加重「所謂」(so-called)的嘲諷含意。事實是,老一輩人在江湖,常常身不由己變成老油條,尤其容易展覽「接近權力的亢奮」。
服從權力,obedience to authority,是否一定是好事?當然不。人人都聽聽話話,會變相縱容權力腐敗。不受挑戰的權力(unchallenged power)容易成為絕對權力(absolute power),社會就難有改革,遑論革命。
西方政治有這句金句︰ Power corrupts,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 權力使人腐敗,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敗。
這樣說來,由商業到政治或任何機構,冇大冇細的文化,查實亦可以是可喜的事,譬如說,老闆會跟保安員說: “Call me Richard.” 「叫我Richard 就得喇」。
信息是,這個老闆不擺架子,不要求下屬叫他Sir、Mr X、或乜乜先生。亦即是:
1. We’re all equal. 大家平等。
2. We’re all equals. 我們都是平等的人。
看,第一句的equal,是形容詞;但第二句的equals,就變成名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