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佔中」虛火恐誤導中央錯判

分享給朋友

18/08/2014

「反佔中」虛火恐誤導中央錯判 黎廣德

「反佔中」運動如火如荼,特首梁振英高調簽署支持,周日遊行的氣勢與泛民「7.1大遊行」有幾分相似,加上親建制傳媒鋪天蓋地的報道,勢令中央官員疑惑:如此聲勢浩大的群眾運動,怎有不成功的可能?這正是內地「收料人」近期最着緊的問題。

姑勿論「反佔中」運動加上多少「反暴力、保普選」等口號,「反佔中」的目的當然是令「佔中」消失。以此衡量,「反佔中」運動不僅無效,兼且適得其反,這可從施永青等人組成的「香港政改民意關注組」委託嶺南大學進行的民意調查得到佐證。

中聯辦和建制陣營花費龐大的人力物力,自我陶醉一番,到頭來誤導中央政府錯判香港民意,恐怕會猶如2003年「7.1」前夕,重蹈覆轍。

嶺大分別在今年5月和反佔中全民投票開展後的7月下旬進行了兩次調查,雖然沒有直接詢問市民對「佔中」的取態,但從其中3條問題的答案可以清晰判定民意走向。

首先是調查問及「愛國愛港」可以「確保選出對中央政府和對香港負責的行政長官」還是「只會造成篩選」,兩次調查中都有約五成人選擇前者,但選擇後者的比例則從31%,上升至37%,這說明香港人愈來愈不同意中央的政改立場。

再看第二條問題的結果:贊成透過抗爭而非談判方式爭取普選的比例在全港市民中有19%,但在「泛民主派」市民中有四成。這是變相詢問贊成「佔中」與否,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願意「企硬」抗爭的市民正在增加或減少?

由於以上問題沒有出現在5月份的調查,所以答案須從另一條問題找出端倪:「即使提名程序不滿意,2017年應否先實行一人一票選舉行政長官?」贊成和反對「袋住先」的比例在兩次調查中均維持在約55%對36%的水平,但最令人詫異的是,在自認「泛民主派」的市民中,反對「袋住先」的比率由35%上升至47%。

由於自認「泛民主派」的市民是最有可能參與佔中的社群,而這群體中反對政府「袋住先」立場的比率大幅上升,意味着勇於行動參加佔中的比率也在上升。

兩大先天邏輯謬誤

「反佔中」運動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證據確鑿。事實上,「反佔中」的搞手都是「醒目仔」,他們從一開始便明白這場運動根本沒有可能達到目的,因為存在兩項先天邏輯謬誤。

首先是「相互抵銷」的幻象:140萬「反佔中」簽名,不會減去79萬全民投票而令「佔中」變成負數。無論「反佔中」有多少人真心支持,也不會令支持佔中者一對一地消失;剛好相反,因為佔中者準備用自我犧牲的方式實現真普選,愈多打壓只會愈發激起他們付諸行動的信念,提高他們的道德力量。

其次是「見量不見質」的謬誤:既然佔中者不惜冒上被捕、坐牢,甚至前途被毁的風險,他們對追求真普選的信念自然非常強烈;反過來說,反佔中者不但毋須作出任何個人犧牲,甚至在「效忠」過程中可以得到權貴嘉獎,以至有形或無形的酬勞,若說他們會不惜一切堅持信念,無疑痴人說夢。

兩方陣營參與者的「信念強度」差天共地,無法單從簽名或遊行人數中反映出來,這正是有人刻意誤導中央錯估形勢的最大敗筆。

律師會投票結果的啟示

去年《經濟學人》引述幾項國際研究,說明了當今社會學家掌握了社交網絡和手機通訊等大數據,足以用數學模型「預測」未來社會發展,成為一門嶄新的「心理歴史學」【註】,其中一個引人入勝的結論是用於政治發展:只要社會上有達到臨界點的人口比例堅定推廣某一特定信念,便足以令該信念最終擴散至近乎全社會,而這臨界點是社會上有達到臨界點的人口比例堅定推廣某一特定信念,便足以令該信念最終擴散至近乎全社會,而這臨界點是10%。

這套「社會信念擴散」數學模型當然受制於很多特定條件,但若果放諸香港,今天堅定相信要用抗爭方式爭取普選的市民是19%,超出臨界點近倍,只要該「抗爭群體」的「信念強度」維持不變,信念擴散勢不可擋。如今「反佔中」令「抗爭群體」的「信念強度」增加,恐怕建制陣營數以千萬元計的維穩投資將得不償失。

另一項對香港核心價值「信念強度」持續增加的證據,是上周律師會對於會長林新強的不信任動議投票,有逾六成的律師支持,成為律師會成立108年來首次有機會成功罷免會長。由於專業人士的社交網絡較闊和社會公信力較高,所以一旦他們加入成為「抗爭群體」,信念傳播自將更快更廣。反佔中運動、北京《一國兩制白皮書》和中聯辦的幕後動員,對此「功不可沒」。

當今的關鍵是,中央政府即將對政改作出決定,它有多大程度受到「反佔中」自我陶醉的訊息所誤導?

毋庸諱言,「佔中」一旦發生,北京領導人猶如在全世界面前打了「一國兩制總設計師」鄧小平一記耳光,因為鄧說過「中國人的智力不比外國人差,中國人不是低能的,不要總以為只有外國人才幹得好,要相信我們中國人自己是能幹得好的」。英國人殖民香港百多年的歷史中,從未發生過針對殖民政權的大規模非暴力公民抗命運動,在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政後不到兩年,香港若以「佔中」締造歴史,中央顏面何存?

嶺大民意調查還有一項重要啟示,當被問及「如果2017年能夠實行普選行政長官,你認為哪一方面的貢獻最大?」結果顯示,34%受訪者選擇「香港市民」,選擇「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及「泛民主派」的分別只有5%、7% 及9%。這顯示香港人的主體意識高漲,無論政權與政團之間如何角力,自己才是政治前途的主人。

 

 

分享給朋友

  • The Civic Party respects your personal privacy and is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your trust and confidence. We believe in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The purpose of collecting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form is to complete the purchase concerned and allow the Civic Party to contact you in the future. We are the sole owner of any information we collec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not lent or sold to anyone for any purpose.

  • The Civic Party respects your personal privacy and is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your trust and confidence. We believe in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Please take the time to read this policy, and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We strive to protect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you may provide us but by law we must allow inspection of the volunteer register. Your personal data will be put into our volunteer database and will be used only for the purposes of arranging volunteer service and communicating with you. We are the sole owner of any information we collec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not lent or sold to anyone for any purpose. You may contact us for enquiry, updating or ceasing the use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 公民黨絕對尊重閣下的個人私隱,並會將資料保密。我們會妥善保存閣下提交予我們的任何個人資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我們。閣下在此表格提供的資料,只用於處理是次購買以及日後與本黨之聯繫。閣下的資料絕對保密,只供本黨保存和參考,絕不會外借或出售,或透露予任何第三者。

  • 公民黨絕對尊重閣下的個人私隱,並會將資料保密。我們會妥善保存閣下提交予我們的任何個人資料。請細閱此私隱政策,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我們。我們藉此表格收集 閣下資料的目的,是處理 閣下的義工申請,閣下所提交的個人資料將儲存於本黨的義工資料庫內,並只會用於本黨安排義工服務及與閣下通訊的用途上。閣下的資料只供本黨保存和參考,絕不會外借或出售。如欲查詢、更改或要求停止使用你的個人資料,請與本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