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最近參加一個公務員培訓的課程,學員包括一兩位消防處的高層。中飯閒談,一位消防處高官透露,每一期的消防督察訓練課程,初期很可能有一兩位見習督察「唔識縛鞋帶」,舉座為之愕然。
當然,再學識縛鞋帶不是甚麼難事,花半個小時操練一吓就解決問題。但深層次的問題是現代年輕人是否太「嬌生慣養」以至無心無力拼搏;這樣是否反映本港下一代的國際競爭力下降。答案要是肯定的話,那就是香港嚴重的隱憂。
現代年輕人「嬌生慣養」
現階段公務員待遇不錯,能考取督察的大學畢業生大概語文能力良好,應對及通識教育應在水準之上;當然,整個招聘過程未能觸及「縛鞋帶」的問題。估計一些年輕人小時有菲傭照顧,大學階段習慣穿「懶佬鞋」。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頗為權威的《遠東經濟評論》周刊有一期專題報道南韓的崛起與其對日本的威脅,封面是一幅南韓工人的圖片,標題是「他們認為日本工人懶惰」。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世人開始認識到日本成為崛起中的經濟大國,日本人的勤勞與拼勁聞名於世。雜誌的標題概括地道盡此消彼長的形勢。
今天的本港大學校園,清楚出現這種此消彼長的情況。一般來自內地的本科生,都是內地大學的精英,因為學制的關係,他們讀完一年級再來香港讀一年級,歷練自然比香港的同學優勝;加上他們大多有雄心壯志,要繼續到歐美著名大學深造,因此非常用功。
他們對本港大學生不認真的求學態度感到驚訝。當然我們要明白這是內地精英大學生與本港一般大學生的比較,但是前者明顯認為後者不認真。單以博覽群書為例,內地一般大學生就遠勝本地同輩。
大學生遲到極普遍
一位在本地大學教書的朋友,去年到北京清華大學教一學期的課。最令她感動的是,早上八時的課,出席率經常接近百分之百。坦白說,本地大學同事不願意上早上八時半的課,因為同學出席率低,遲到非常普遍。寒冷冬天的清晨,準時出席的同學有百分之三十,已算不錯。
作者這一代的香港人,仍以香港的拼搏精神為傲。即使在今天,當升職加薪的誘因不再存在,甚至工作環境轉趨惡劣,這一輩的香港人依然「做足一百分」,因為大家都有一份敬業樂業的精神。
昔日有一句話:「富無三代」;其實是一項警惕。生活富裕了,難免貪圖安逸。今天的香港大學生,一般均了解就業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但坐言起行,努力裝備好自己者是少數。
從僱主的角度,對現時的大學畢業生多有批評,主要集中在語文能加和工作態度。前者也是考驗下苦功的精神,英文不好,要提升水平機會多的是,問題是有沒有恒心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