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醫生都忙着拯救生命,工程師勘察樓宇結構,規劃師為城市重新規劃,哪建築師可以做甚麼?
想起了安藤忠雄(TadaoAndo)。
「經過地震的災難後,倘若人民不能覺得住在這裏很好的話,這裏就會變成一個廢墟。」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說過。
在一九九五年日本阪神地震之後,安藤忠雄決心為城市療傷,在震央的所在地淡路島(AwajiIsland)設計了「淡路夢舞台」。
那一年,適逢安藤獲得了堪稱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立茲克獎」,把十萬美元獎金捐助了地震的孤兒。
材料不修飾幻化大自然
安藤的建築,每有三種必然的元素:(一)他使用的建築材料,必是顯露真實材質的素面材料,例如清水混凝土或不經修飾的木材;(二)以單純的幾何性作為建築設計的基礎;(三)以人工處理大自然的光、風、水、天空和綠化,把它們從大自然中抽象出來。安藤相信,當三種元素集合一起,建築便有了力量和光采,便能觸動人心。
誠然,那些不作修飾的清水混凝土牆,常常像幅畫布;讓陽光把建築物的光與影刻畫在牆上,把時光凝固成影像,化成感動人的圖畫。
淡路夢舞台地勢倚山臨海,基地面積達二十一公頃,是安藤忠雄最大的建築和園景設計項目,平面以千變萬化的眾多幾何圖形交錯而成,造成具特色的布局。設施包括國際會議中心、茶室和威斯汀酒店;還有海之教堂及兩個露天劇場;也有布滿植物的溫室,和以百萬片扇貝殼造成的水景「貝之濱」。山上的「百段苑」,由一百個正方形的大花壇組合而成,種植了七彩斑斕的花卉,用以紀念阪神震災。登上「百段苑」,瞭闊的大阪灣景觀就在眼前。
喜歡安藤的建築的,淡路夢舞台應是必到之選。此處可說是集安藤作品風格特色的大成,有如武林高手把多年來的武功,一次過展現於人前一樣。
地震頹垣變成人間樂土
地震後的一片頹垣敗瓦,五年後被安藤化成為令市民引以為傲的樂土。
建築師的心思,撫平了土地的傷口,讓人民再次愛上這個地方,怎不令人感動?
另一件觸動筆者的,是安藤早期的作品———位處在大阪茨木市的春日丘教會「光之教堂」。
細小教堂隱伏於民居群中,從外面看是個絕不起眼,以清水混凝土建成的方匣子。穿過厚厚的牆壁,從側門進入,只見一片黑暗。有別於西方教堂的滿布大理石裝飾、雕像和彩色玻璃,「光之教堂」內裏的四面牆壁沒有半點裝飾,地面用粗糙的木地板鋪成。從入口徐徐拾級而下,便到了教堂末端的聖壇。而聖壇背後的牆壁,只有一橫一直的罅隙,形成一個十字形的窗子,讓陽光透射到室內,把十字架打在漆黑的地面,令整個空間充滿神秘的色彩。
安藤認為:「神聖的空間與大自然存在某種聯繫。」
他的鬼斧神工,以建築控制大自然的光源。有如古羅馬的萬神殿那半圓形拱頂上的天窗,讓光綫從洞口傾注進殿堂,觸動了人的心靈。
這令筆者想起了舊約聖經《創世記》中記述神創造大地的一段:「在一片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中,神說有光,便有了光。」正正因為黑暗,使光變得有意義。
在此,筆者僅向四川地震的死難者致以哀悼,並向離鄉別井的災民獻上祝福和鼓勵。
因為黑暗過後,還是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