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深圳市政府發布《深圳市近期改革綱要》,徵集社會意見。《綱要》強調積極推進政治體制強革、民主和競選,未來將進行部分區人大代表直選,條件成熟時進行市長差額選舉。
深圳黨政領導人在這份《綱要》勾畫出深圳政治、行政、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的全方位改革設想,尤其突出的是,近期各項改革中,首要的便是積極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就推進基層民主選舉方面,深圳黨政領導人打算由同級人大差額選舉出區長、副區長,為以後條件成熟時進行市長差額選舉積累經驗。就人大代表選舉方面,區級人大換屆或代表補選中,將開展部分區人大代表的直接選舉。
選民直接推薦鎮長候選人
深圳市的領導人多年來一直有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高度積極性,一九九九年初,龍崗區大鵬鎮選鎮長,深圳市領導引進由選民直接推薦鎮長候選人突破性的做法就是明顯的例子。深圳市領導的雄心壯志是不僅就經濟改革,深圳領先全國;就政治體制改革,深圳也是全國的排頭兵。這份雄心壯志須要有相當的承擔。作者有幸參觀過當年大鵬鎮的鎮長選舉。選舉過程中,中央電視台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均有派記者採訪,結果未有報道。據聞當年有領導人嚴厲批評大鵬鎮的做法,但最後決定不公開否定,也不報道、推廣。
地方領導人越軌作突破性的政治改革試驗,有一定的政治風險。幸好近十多年來,中國領導層相當開明,對有關官員一般未有作處分,這樣對地方官員引進改革間接起着一種鼓勵作用。大概中國領導層也樂意見到這種鼓勵作用,畢竟在整個改革開放時期,中國領導層還是希望維持地方幹部的創新精神。
深圳市領導多年來銳意希望政治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建立深圳的龍頭地位,其志可嘉。亦有其他地方官員,願意就各方面的改革,基於個人的信念,基於為中國作出貢獻的精神,排除困難,取得突破,同樣贏得尊敬。
港領導層乏「第二種忠誠」
反觀香港,市民要問「深圳能,香港為甚麼不能?」原因自然是香港的領導層缺乏劉賓雁所提倡的「第二種忠誠。」香港的高層官員,予人的印象是體仰上意,不敢稍越雷池半步,其主要考慮,當然不是中國的長遠利益或是廣大香港市民的根本訴求,而是如何維領導人對本身的信任,以求保持個人的名位,甚至更上一層樓
這種情況,最明顯見諸政制改革。特區政府的領導人就這個重要問題,從未有向港人作清楚交代。往北京向中央人民政府述職時,是如何反映港人的意見?為此,特區政府自然避免社會層面真正徵集意見,冀求出現多數市民清楚支持的方案。
在處理台灣政治人物訪港、經港方面,同樣未有體會中央促進兩在岸關係的精神,而簡單地寧左勿右,但求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