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上台後,兩岸關係大幅改善。從政治正確的角度而言,特區政府不能不有所反應。繼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以民間團體名義訪台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上周首次以局長的身分訪台,並在台北與陸委會副主任傅棟成舉行工作會議。
互設平台成績拭目以待
在殖民地政府時代,港府官員視港台關係為禁忌,一切事務交由港督的政治顧問(英國外交部官員)處理。特區政府剛成立,特首董建華特別邀請葉國華處理涉台事務,但葉未能取得公務員隊伍的合作,未有甚麼建樹。
至二○○○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兩岸關係嚴重倒退;港府官員再度視港台關係為禁忌。隨着兩岸實踐「大三通」後,港台關係正常化自然是大勢所趨。台灣方面比香港積極,因為港台經濟關係密切,台灣政府有壓力要照顧在港台商的利益,不然政府會受到批評。
林瑞麟訪台所取得的成績,是建立了促進兩地經貿合作的半官方平台。首先是台灣方面將成立「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簡稱「策進會」)」。香港則會在香港貿易發展局之下由香港工商界代表組成「香港———台灣商貿合作委員會」,與「策進會」下面的「經濟合作委員會」對口。
雙方可望在不久的將來舉行第一次會議,就兩地所關心的貿易、投資、旅遊和其他方面作交流和討論。港台兩地的官員亦會積極參與兩地合作委員會的活動,大概港府高層官員包括林瑞麟在內會組成顧問團支持港方委員會的工作。
有平台總比沒有平台好。但平台只是多了一個委員會,有甚麼具體成績還得拭目以待。特區政府成立初期,同樣建立了高層次的港粵合作官方平台。但其後數年,成績平平,主要原因是初期港府官員不願大力加強港粵合作,而希望力保「一國兩制」下的高度自治。
冀港整合兩岸三地商機
港府官員當時不熟悉內地情況亦是一大障礙。事實上時至今日,港粵合作仍然未見順?;特區政府未見有與廣東省政府以下地方政府的有效溝通渠道。廣東省官員私下批評港府只懂得往中央政府要求協助,而廣東則是在中央的指示下與香港進行合作。
現階段的港台合作大有機會重蹈覆轍。港府官員鮮有熟悉台灣政情者,對台灣的經濟似乎亦缺乏深刻的研究。以林瑞麟等人的作風,大概難免謹小慎微,只求無過,不求有功。這樣自難打開新局面。
目前香港的危機在於國際競爭力處於緩慢的下降軌,在地區經濟整合的過程中陷於逐步邊緣化。面對這種危機,港府必須拿出魄力,就兩岸三地未來的經濟整合,有清楚的戰略定位,然後調動本港的工商界,充分掌握商機,港府從旁積極協助
就目前的格局觀察,結果很可能是為求政治正確,又多了一套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