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有人在我的「臉書」(facebook)上留言,大約是責難我做過甚麼:「你是最廢的議員!」要市民了解立法會議員究竟在議會做些甚麼事,絕對不容易。現在正值暑假,理論上立法會是休會了,但事實是零星的政策委員會和小組會議有時也會在這段時間繼續工作。便是議會沒有會議,當議員的很多時亦會趁這個空閒時段落區,與選民接觸,跟進求助個案,始終也是七日無休,忙個不停。不說你可能不知,市民眼中的議會工作其實只是整幅圖畫中的一極小角落。立法會議員顧名思義需要立法,但有多少人了解到,少於三分一議員全力投入審議法例的工作?這些日以繼夜的審議法案會議,少有傳媒報道;內容對一般市民而言,也是枯燥無味,理解不了。可能到了大會投票通過時,有位從未參與審議工作的議員會站起來發言,話說得漂亮,便有傳媒報道,市民便誤以為他是通過法例的主要推動者。事實是,絕大部分關乎草案條例的爭拗,早已在舉行大會前的審議階段解決了;到了大會發言那一刻,只是議員表達立場的時候,並非審議工作的最重要部分。
除了立法,我們還有很多事務委員會每天跟進不同的政策。這些會議比較容易吸引傳媒的注意力,所以較多議員有興趣出席和發言。但事實是,能在這些會議中解決問題的例子實是少之又少。在議會中,儘管你能言善道,唯一可令政府屈服的,是議員手中的一票。在這方面,民主派議員是長期受壓逼的少數,罵得漂亮,但很多時卻改變不了事實。
盡了力 於心無愧
那麼當議員有甚麼用?我進入議會不久便已明白了這道理:我的議員工作不單是在議會之內,亦是在議會之外。你若是要做一位名不經傳,沒有人說得出你名字的議員,並不困難。但我覺得當這種議員是沒意義的。你要影響大局,灌輸廣傳你的政治理想,不但要有一套令人信服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接觸廣大市民的機會。
當了議員,有報章邀請你寫專欄、有傳媒報道你的言行、有學校邀請你作個人分享、有電台及電視台給你出鏡曝光的機會,這才是你宣揚理念的真正渠道。但有了這渠道,你也要懂得怎樣盡量利用這些機會。例如一般電視訪問不會長多於十至十五秒。如何把握這十五秒時間,清晰淺易地說出你的理念也是一門藝術。說得好,下次會再有機會;說得不好,這機會便會溜走,一去不返。
有些成功的議員能完全掌握以上的技巧和機遇,但可惜為了保護自己的公信力和形象,這些議員會容許自己追隨廣大市民或某一階層的支持者之口味,或避重就輕,只就風險不大的議題發表意見。忠於自己,還是迎合選民,對一些既希望堅持一己政治理念,又希望得到民望的議員來說,才是最困難的抉擇。你可以為了對自己真誠而冒犯了不同群體的選民;輕微的,可以令你的支持度下滑,嚴重的,可以令你政治生涯就此完結。對!當議員從來也非能呼風喚雨,也不是只會在大會上雄辯滔滔那麼簡單,更沒有絕對成功的例子。當議員只是為了一句話:我盡了力,於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