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與豬,wolf 與pig,都可以用做動詞:To wolf down,亦即我們「狼吞虎嚥」的「狼吞」:The hungry dog wolfed down the food. 那頭餓狗狼也似的吃掉食物。
To pig out on,肆無忌憚、貪婪地、豬也似的大吃—The children hope to pig out on junk food. 孩子們希望可以肆意大嚼(像炸薯片一類)垃圾食物。
而叫一個人做lone wolf,是說這人喜歡獨來獨住,包含有性格、有型的意思,沒有「兇狠」一類的聯想。同樣地,叫人piggy,不但不牽涉髒或懶,而且是個親暱的稱謂,an endearing term,等如叫人「豬豬」,代表「小可愛」。
話說有型的狼,可愛的豬,為大家介紹兩本美國小說。一本是傑克?倫敦(Jack London)的《野性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另一本是E B 懷特(E B White)的兒童文學《夏綠蒂的網》(Charlotte’s Web)。
許多人都聽過一句金句: 「寧為飛灰,不作浮塵」,原文”I would rather be ashes than dust”,就是來自傑克?倫敦最膾炙人口的著作《野性的呼喚》,說的是一頭原是寵物的狗,在野外被迫自我訓練成一頭狼,不但獨立,且成為當家作主領袖的故事。當中的狗性狼性,比人性更有情有義。
儘管主角是四腳動物,這本小說因為對人性有深刻的啓發, 包括survival is the key ( 生存先行)、never to fall(永不言敗)等,沒有人視之為童書之餘,更被列入上世紀百年英語名著之一。這本書的原著文字比較深,恐怕要高中至大學程度的同學才看得來。
《夏綠蒂的網》就肯定比較淺易,在英語社會是中、小學的教科書,亦是許多大學兒童文學課程的必讀本。Charlotte 這麼漂亮的名字,原來是一隻識字的智慧蜘蛛(an intelligent spider which/who can write),她在自己的網上(當然不是今日的電腦網上!)寫字留言,讚美她的叫Wilbur 的豬朋友,令那頭可愛豬逃過變成香腸煙肉的厄運。
夏綠蒂在網上留什麼言呢? 包括一句somepig—這個some, 並非指「一些」, 而是解quite a pig,即不同凡響、異乎尋常的的一隻猪。Some pig 跟some pigs 的分別,也就一目了然。明白了some pig,就懂得將之用在其他句子:My mother is some cook. 我媽媽是個出色的廚師。
He is some actor. 他是個非一般的演員。但要注意,這款some 的用法,若用諷刺的語氣道來,就是說反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