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獨立是最後防線

分享給朋友

23/10/2012

司法獨立是最後防線 吳靄儀

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前律政司長梁愛詩在10 月6 日工聯會成員主辦的講座上,痛罵法官和香港法律,事涉法治及司法獨立,大律師公會及律師會馬上發表聲明反駁,而梁愛詩則辯稱她只是行使言論自由。

筆者認識梁愛詩多年,在她任律政司長期間更頻頻交手,她的任務一直是忠實執行中央對港命令,為中央傳遞信息,這次也不例外,借「言論自由」作遁詞,是因為傳話的任務已經完成,餘下就看各界人士及社會大眾怎樣面對這個中央信息了。

這是動手整頓的前奏

信息很清楚,就是重申對香港法院及法律界強烈不滿,而不滿之處是這些人士對普通法及司法獨立強硬堅持,不肯屈服於中央旨意。這是動手整頓的前奏。藉左派大本營的工聯會講座,直接傳達「開工」指引給立法會的左派成員,警告法院及法律界中央沒有忘記1999 年《吳嘉玲案》的舊帳,若不自行改正,中央就會插手干預。傳達信息,同時也為管理香港社會期望,中央勢在必行。

中央要特區法院更正的「錯誤」,其實並非對中央與特區之間的憲法關係的誤解,而是對法治的理解,是要法院放棄一貫奉行、也是普世價值的法治,改為接受中國模式的「依法治國」為「法治」,其實就是要政治壓倒法治。

梁愛詩所指,終院《吳嘉玲案》判決書引起的爭端,是有關「憲制賦予法院的司法管轄權」部分的判辭。1999 年1 月29 日終院頒布判決之後,2 月6 日,新華社發稿借「四大護法」之口,抨擊《判決書》中指特區法院有權宣告全國人大的立法行為無效, 「實質上是認為自己可以凌駕於人大及其常委會之上」, 「把管轄權擴展到北京」, 「實際上是把香港變成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加諸終院一個「以下犯上」的政治罪名。

其實,中央冤枉了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藉這宗重要的案件中,在回歸後首次重新確定幾百年來已奠立的法治原則不變。法治就是法律至高無上,所有權力來自憲法,最高的權力,也須受法律約束,不符合法律要求的行為,那怕是由最高的權力機關行使,也沒有法律效力。根據《基本法》,在特區而言,審視一項行為是否合乎法律要求,屬於特區法院的司法管轄權。法院的權力來自中國憲法之下,至高無上的全國人大所訂立的《基本法》。

短短半頁紙的判辭,在熟悉法治原則的人來說,只是重申一些耳熟能詳的基本原則,旨在說明在《基本法》之下,香港原有的法治不變,根本沒有什麼凌駕北京政權的意念,但對北京來說,法治正是政治「死穴」。若說終院「犯錯」,所犯的就是「政治不正確」的「錯誤」。

出事之後,當時任律政司長的梁愛詩上京商討,返港後提出史無前例的申請,要終院「澄清」根本沒有含糊之處的判決,其實是變相認錯。法律界極度震驚,但當時有傳聞說,這是保全終院地位免受人大釋法摧毁的唯一途徑。2 月26 日,終院妥協,作《吳嘉玲案(第二號)》判決。可能「認錯」不夠徹底,4 個月後,人大釋法仍是發生了,法律界因而發起了第一次沉默遊行。

其實中央一直餘怒未息

人大釋法,震撼國際,接着的一段日子,中央和特區政府派出官員四處撲火,承諾不會輕易再釋法。但其實中央一直餘怒未息,也一直沒有對法院和法律界放鬆過。「法治」與「政治」的矛盾,一直籠罩香港特區,梁愛詩最近的言論,舊事重提,意味時機成熟,一個新政策的進一步推行。

「新政策」見於2009 年1 月,清華大學副教授程潔的一篇文章,透露2003 年7.1 大遊行促使北京當局全面檢討對港政策。當時最擔心的是國際勢力的影響,而《基本法》之下的一個缺口,是外籍人士可以出任法官。為了加強防範外國勢力,中央在2004 年決定採取新政策,直接介入香港的憲制發展。

絕不能掉以輕心

文章認為,《基本法》已將司法權完全下放給特區法院,而插手立法機關的選舉又太過複雜,所以中央集中從行政機關入手。但顯然「新政策」推行有成,插手於特區的大小選舉已不是問題,處理司法權的問題也到了時候了。其中一個策略,就是不斷動用人大釋法,不斷將人大釋法正常化,灌輸「釋法是特區法治」、「解釋法律要看《基本法》,不能只看普通法」、「《基本法》高於普通法」等等觀念。隨之而來,以「《基本法》專家」自稱的人士,也藉此認為自己才是最有權威的法律專家。這些「專家」,與中央機構關係密切,重點推銷「中國模式」的「法治」。

這次梁愛詩舊調重彈,環境已變得大大有利,囊括43 席(包括工聯會6 席)的建制派,已能壟斷立法會的主導權,以政治威勢推動「法治」的大陸化,不斷對法院及司法獨立指指點點。面對這個形勢,維護香港的廣大市民,絕不能掉以輕心,要反駁的不是傳話人,而是傳令啟動的策略。最大的危險,是令公眾信心動搖,相信法庭在釋法威脅之下「自我審查」。面臨考驗,法院的堅持,及法律界和市民大眾對司法獨立的時刻守護,比什麼時候都來得重要。

司法獨立是法治的基石,而法治是香港特區繁榮穩定所繫;而且,維護香港的法治,過去對中國逐步建立法治社會有特殊角色,貢獻良多。1999 年的釋法爭議,引起內地法律學者對人大常委會解釋權的探討; 陳文敏教授在上周的《法政隨筆》,引述內地在《齊玉苓案》,首次引用中國憲法作判案依據,開創中國政府的行為受憲法約束的司法覆核先例。最近,中央當局表示有意探討司法改革,作為政制改革的前驅。在此關鍵時刻,我們更加有責任防止特區法治變質。

可是,對於中國法治發展,香港的法治還可說只是一個有利因素,但對香港本土而言,摧毁法治和司法獨立,則是致命的一擊,這道防線失守,我們原有的生活方式將會徹底改變。

分享給朋友

  • The Civic Party respects your personal privacy and is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your trust and confidence. We believe in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The purpose of collecting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form is to complete the purchase concerned and allow the Civic Party to contact you in the future. We are the sole owner of any information we collec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not lent or sold to anyone for any purpose.

  • The Civic Party respects your personal privacy and is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your trust and confidence. We believe in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Please take the time to read this policy, and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We strive to protect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you may provide us but by law we must allow inspection of the volunteer register. Your personal data will be put into our volunteer database and will be used only for the purposes of arranging volunteer service and communicating with you. We are the sole owner of any information we collec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not lent or sold to anyone for any purpose. You may contact us for enquiry, updating or ceasing the use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 公民黨絕對尊重閣下的個人私隱,並會將資料保密。我們會妥善保存閣下提交予我們的任何個人資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我們。閣下在此表格提供的資料,只用於處理是次購買以及日後與本黨之聯繫。閣下的資料絕對保密,只供本黨保存和參考,絕不會外借或出售,或透露予任何第三者。

  • 公民黨絕對尊重閣下的個人私隱,並會將資料保密。我們會妥善保存閣下提交予我們的任何個人資料。請細閱此私隱政策,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我們。我們藉此表格收集 閣下資料的目的,是處理 閣下的義工申請,閣下所提交的個人資料將儲存於本黨的義工資料庫內,並只會用於本黨安排義工服務及與閣下通訊的用途上。閣下的資料只供本黨保存和參考,絕不會外借或出售。如欲查詢、更改或要求停止使用你的個人資料,請與本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