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寫毛筆揮春,把一句老話「生意滔滔」寫成「生意兔兔」,那個兔字,果然就像一隻跳躍向上的兔子。每個中文字,都可以是一幅圖畫,英文,就著重聲音。
Rabbit, 指一般尤其家飼的兔,而hare,就是野兔了。要說兔毛,rabbit hair、angora 都可作統稱,但不會說hare hair—明顯有玩發音的意思。形容詞rabbitty, 就通常解作生動活潑: It is an entertaining book full of rabbitty details. ( 那是一本趣味盎然的書,充滿活潑細節。)
我們會讚人似純情兔寶寶,但也有成語「狡兔三窟」;兔仔都有忠奸角色,寓意傾向品格方面。英文的兔,一樣有正反意思,但用作批評,往往講野兔hare, 跟智商掛: He proposed a hare-brained scheme.(他提出一個愚蠢的、「亂」的計劃。)
Hare-brained 是說「兔子腦袋似的」,意味不但腦袋尺碼小,更不懂得思考,即是「胡來」。同義詞有rash ( 輕率) 、ill-thought-out(未經深思的)。用另一個講法, 就是Hesuggested an ill-thought-outplan。
用hare-brained 來說一個人,最直接的廣東話翻譯,不就是「冇腦」。也有hare-hearted,像兔子似的小小一顆心,是說人膽小、懦弱、容易「驚青」,今時今日,已比較少人講。當然還有hare lip(兔唇),一款天生的缺陷。
反過來,bunny rabbit,大家就都覺得是可愛的標誌。Bunny等於兔子的來源已不可考,一個講法,是古英文有bun,泛指松鼠、兔子一類的動物,後來出現暱稱(a form of endearment),加了y,就成了bunny, Easter bunny! 復活兔!
這樣說來,hare 有負面含意,而rabbit 就一定是正面的了?不。What are you rabbitting on about?這句話,是不耐煩人家說話跳來跳去、毫無焦點,亦即「你在胡謅些什麼?」那個意象,亦有兔子不住郁動嘴唇,嘰哩咕嚕不知所云的一副兮兮:「你亂咩?」
舊時英國人不單獵狐,也獵兔, 於是有這麼一句古話:Hunt with the hounds, run with the hare,跟獵狗(hounds)一起狩捕,跟野兔一起逃跑,亦即我們的「左右逢源、兩面討好」、「兩頭蛇」。
順帶介紹大家讀一本以兔子做主角的小說—Watership Down, 作者Richard Adams 透過兔群看人性中的仗義與自私、領袖與嘍囉的差別,是經典的兒童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