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個欄的最大目的,是希望提升學好英文的興趣,尤其是年輕學生,不要把英文看做一個乾巴巴的學科,兼且望而生畏。英文是國際語言,亦是升學與求職的「升呢」工具,用諸日常生活,更可以好好玩。許多口語,不是一板一眼的classroom English,或一字一句的textbook English 可以學到。多看英文電視,多讀英文雜誌,肯定有幫助。
所謂口語英文,是西方人的口頭俗語俚語,但肯定不是pidgin English(洋涇浜英文)。分別是,two cups of coffee,口語會講two coffees,英語世界已經完全接受;洋涇英文是指Chinglish,往往是用中文直譯英文,像「開心」,變了「open heart」、「吵什麼吵! 」變成了「Shout what shout!」這自然是不對的。
Pidgin English,原意是broken English,基本上是用單字溝通。Pidgin 的來源,一個說法是:The term pidgin itself is a corruption of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English word “business” by the Chinese. 源自中國人(上海人?)就business(生意)一字的錯亂發音。
「洋涇」傳說原來是舊時上海灘附近一條溪流,得名是因為早年碼頭工人會在那兒跟洋商交易。
任何關係,總是雙向,個多世紀前的單字溝通,掉過頭來, 「同化」了英文,入了日常的英文用語,包括:
丟臉:lose face
不行:no-go
今日,大家都正襟危坐學英文,仍然會有學得焦頭爛額之嘆,一大原因,是未能活學活用,學得不夠生活感。譬如說,形容一個人脾氣壞,來自課堂與課本的生字,就是bad-tempered。講完。
若聽講讀寫都多做一點,自然「升呢」,聯想好些同義詞: temperamental, 即是easily angered ( 易被激怒的) ; 還有hot-headed(頭腦發熱,有「血脈賁張」、「血氣上湧」一類的含意)。
另有prickly 一字, 「發火」的程度相對低,是因為小器而生氣,容易被得罪、容易「嬲」: He is prickly. ( 他很「三尖八角」。)
口語亦有he’s got a short fuse( 「他的保險絲很短」),即是隨時會「爆炸」。
而潮語, 就有rageaholic。Rage 怒火,-aholic 習慣以至上癮;像alcoholic(酗酒者) 、workaholic ( 工作狂) : He’s a rageaholic.(他是個「發火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