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四十萬市民參加遊行,齊聲高呼「梁振英下台」。不管是港人認為「懵」的董建華,或是「貪」的曾蔭權,都未嘗在上任第一天,就面對如此民怨。不管在特首選戰前後,梁振英都強調「齊心」、「謙卑」、「誠信」、「開誠布公」、「香港只有一個香港營」、「改善行政立法關係」等──如果我們閉起雙眼,架空事實,光聽這些亮麗的口號,他說的不正是香港需要的嗎?
然而,漂亮的話誰不懂說?作為任何地方的政治領袖,不是單憑幾句口號就可以蒙混過關。只要我們留心聽其言且觀其行,自然會察覺梁振英的言語和行為全不一致,口惠而實不至者無以甚之。
言行不一?遑論治港
就說他目前正面對的「僭建門」事件。他去年五月十五日在本報的訪問中透露不怕大宅有僭建,因為「在買樓時已請過兩位律師和一位建築師反覆檢查過樓則,確保獨立屋絕無僭建」。到日前被踢爆大宅其實有多處僭建,他又說「是疏忽,是無心之失,不算誠信問題」。
人無信而不立。如此反覆,欠缺誠信,又如何管治香港?如果他到立法會接受議員質詢,仍未能提供足夠證據說服港人,重建誠信,他實應回應四十萬遊行人士的訴求,立即下台。
有人會問,即使梁振英下台,又有哪個更好的可以頂上?何況他剛上場,還未有時間實現政績,何不向他開綠燈,讓他先試一試?有這樣想法的朋友,不妨稍為回顧一下他的往績:
作為前城大校董會主席,曾多次被城大教職員協會質疑其誠信,又被指在新教學樓工程中出現利益衝突,更曾多次發律師信給教職員,被評為白色恐怖;作為西九評審團成員,卻漏報利益,被立法會專責委員會報告評為「失望、遺憾和有不可推卸責任」。似乎與他合作過的人,都對他的誠信及人格提出極大疑問。他未上台,為了面子,完全不尊重立法會的尊嚴及議事程序,硬要五司十四局插隊;他未上台,已曾直接抨擊正常採訪的記者,及向傳媒機構施壓,六成新聞工作者認為,在梁管治下,新聞自由會再被收緊。梁振英不僅未有權已先弄權,更不斷迴避西環治港常規化,及港人最重視的人權、自由、法治、民主等議題。
如果香港人不先搞清楚真相,便接受一個沒誠信的人「試工」當特首,你放心嗎?
新班子有負社會期望
再者,新任三司十二局及行政會議的人選,不論從能力、品格和社會地位考慮,都有負社會期望:多個局長被質疑欠缺相關經驗。行會成員羅范椒芬及李國章,在任職教育局常秘及局長時,推行教改過急,干預教院學術自由,最終雙雙不光彩下台,卻在梁班子中「鹹魚翻生」!我們又能對梁班子抱有多大信心?
還是引用任職梁振英私人助理多年的鄭希喧(Scott)的話最好,他日前在報章中撰文道,指梁「多次以似是而非的論點」試圖解釋僭建,立法會插隊一事,亦令港人留下對梁振英「專橫霸道」的印象。最後他說:「即使個人有神乎其技的政治公關化妝術,又有玩弄大眾媒體和催眠大眾的能力,公關畢竟始終有其局限,不可能長期在劣質東西的表面上貼上永久金箔……表層金箔終有脫落的一天」。
公民黨已在議會內準備好,迎戰梁振英對香港核心價值來勢洶猛的攻擊;香港人,你又預備好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