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 「索馬里海盜」來自非洲東部的索馬里,但今日的索馬里只有國家之名,事實卻是900 萬人民每日活在無法無天的亂局中,面對着我們沒法想像的暴力和饑饉。靠海的地理優勢未有創造有利索馬里發展的環境,單一種族及宗教信仰的統合也沒有帶來穩定和諧的局面。部落之間的爭拗衝突,部落領袖腐敗貪婪,鄰國政府煽風點火,都促成了非洲大陸這個不斷重演的人道災難。
據當時聯合國估計,索馬里政府在1991 年倒下時,天災人禍奪去了30 萬條生命,難民人口更是難以估計,索馬里的土地早已分裂成大大小小的地盤。1993 年美軍在索馬里首府陷入苦戰(《黑鷹15 小時》(Black Hawk Down)這部荷李活電影便以此為故事骨幹),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更是束手無策,在部落衝突中成為襲擊目標而被迫在1995 年終止行動,大部分國際救援項目也在同年停止。
經年累月受戰亂蹂躪的索馬里平民鋌而走險,做海盜的生活比務農和捕魚回報更快更高,國際犯罪和走私集團在無政府狀態下乘勢而起,結果「索馬里海盜」在亞丁灣愈趨活躍,裝備和效率也相應提升,受害的國家也愈來愈多。根據國際商會轄下的國際海事局(International Maritime Bureau)資料,2008 年共發生293 宗海盜事件,其中111 宗涉及索馬里。而今年首季已錄得102 宗海盜事件,較去年增長接近1 倍,當中61 宗發生在亞丁灣或索馬里以東水域*。
沒有政府敢用上布殊時期愛用的「宣戰」姿態,如「反恐戰」般來一場「反海盜戰」,但是國際社會再不能繼續「隻眼開隻眼閉」,忍受勒索。一時間狹窄的亞丁灣內就佈有歐洲、美國、北約、中國等海軍船艦,各國進行巡邏活動,保衛商船業務和船員的安全。連日來都有一些令人鼓舞的成功故事,一些被補的海盜將要在肯尼亞和美國等地受審。
派兵非洲公海巡邏治標不治本不過,奧巴馬和胡錦濤等各國領導都應該知道,派兵到非洲一帶的公海巡邏,人力物力的代價高昂,回應得了國內的民意訴求和強大的商業游說,卻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而且有不少難以預計的風險。事實上,海盜的活動依然猖獗,似乎未受阻嚇。他們的活動範圍亦從亞丁灣向南轉移,實行和各國軍艦玩貓捉老鼠。
各國能否把多支海軍艦艇的工作協調好,本身已是一大問號,即使同屬北約的歐美國家,在指揮系統和裝備兩方面似乎未有共識。但無論這批越洋艦隊再強,也不可能變為非洲的海岸巡邏艦隊,只是非洲各國一直沒法執行有力的聯合行動,沒有辦法保障航道安全。目前海盜集團仍然挾持着14 艘商船,超過200 名船員求救無門,因此對索馬里沿岸的海盜據點採取軍事行動是一場不可能打勝的仗。
除了這些權限和整體操作方面的困難,歐美艦隊更要提防恐怖襲擊的風險。華盛頓就指出,跟蓋達組識有聯繫的al-Shabaab 一直在索馬里境內活動,美軍也有對該組織的據點採取間歇的空襲行動。然而剛在上星期一,該組織便聲稱策動了一次機場襲擊,目標是到訪索馬里臨時政府的美國黑人國會議員Donald Payne。
這次行動沒有成功,但國際社會實在不能排除恐怖組織跟海盜集團合作,令地區安全進一步惡化的可能。*www.icc-cc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