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以777票當選,成為歷來首位負民望起步的特首。中央選擇她而放棄民望遙遙領先的曾俊華,中聯辦落力為她谷票,透過建制派選委佔多的荒謬小圈子選舉制度操控結果,干預程度之深,扶植傀儡意圖之明顯,只會令香港人在步向回歸20年之際,對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不信任進一步大打折扣。
林鄭月娥說,上任特首後首要任務是團結社會,改善行政立法關係。令人想起梁振英當選特首之時,也曾一臉誠懇地說要建立「香港營」,但過去五年他背道而馳,成為社會撕裂的最強推手,林鄭月娥切勿重蹈覆轍。
重建互信,修補撕裂,肯定是難中之難,而且,林鄭月娥比梁振英五年前上任時的形勢更差,她負民望、低認受性,沒有蜜月期,她必須第一時間以具體行動證明自己有能力和誠意團結社會,證明自己不是梁振英2.0。具體行動可以多方面,包括用人唯才,廣納賢能,與民共議,重啟政改,實現真普選等。歸根究柢,不含篩選成份的真普選制度,才能以一人一票如實反映民心背向;真普選所產生的特首,才有人和、認受性和政治能量,施政事半功倍。
林鄭月娥處理西九故宮以至選舉過程中流露的囂張與離地,是她的絆腳石。優秀的政治領袖必須謙卑,走在群眾中,她在這方面需要加倍學習,放下其精英主義及自以為是。
曾俊華引用電影《少林足球》對白,如果無夢想,不如做條鹹魚,落選後他叫香港人不要失去信心,繼續發夢,希望香港變得更民主、更包容、更繁榮。
這是一場香港人一起發的美夢。過去三個月,香港人因為梁振英突然宣佈不競選連任及曾俊華參選而發了一場夢,曾經有種種美好的想像,在愛丁堡廣場為曾俊華吶喊打氣的數以千計香港人充滿盼望,現在到了夢醒時分,難免失落,但經此一役,並非完全沒有得。
曾俊華感動淺藍淺黃
曾俊華這場選舉工程感動了不少淺藍、淺黃,展示黃內有藍、藍內有黃,兩極都未必真的如想像中鐵板一塊,勢不兩立。曾俊華發放的其中一個訊息,是香港人不應再以顏色區分政治標籤。他的選舉工程亦顯示了,還有一班有幹勁及創意,還未放棄香港的人利用曾俊華參選這個平台各展所長和集氣。
高民望者反而落選,香港人對特首選舉制度的不公不義更加反感,為爭取真民主加添了動力和可動員受感動的群眾數目。曾俊華選舉工程的成功為將來繼續的民主運動提高了水平,還展示了可能更有效的手法和方向,向後來者起示範作用。
民主300+的共識是票投曾俊華,做到了,而少數民主派選委的選擇是票投胡國興或白票,不同陣營的支持者曾經為此互道不是,甚至互相攻訐。其實,所謂原則派和策略派的分歧,是過於籠統的說法,原則中有策略,策略不失原則,是政治判斷多於原則分歧,共同願望是不要林鄭月娥當選。選舉過後,所謂原則派和策略派應該團結一致,在新形勢下總結分析再上路。前路困難重重,香港人對今次選舉結果失望、哀傷之後,不可輕易放棄。堅持才有希望,目前政治氣壓低,民主黨派和公民社會更加要謹守監察政府施政的本份,香港人在各自崗位盡力守護本港核心價值,才可在漫長的民主運動崎嶇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