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比曾蔭權更似是現任特首,天天誇誇而談,議論立法會拉布戰。
他說﹕「任何嘢去到立法會,我哋控制唔到(議員)幾時拉布、幾時唔拉布、幾時出席、幾時缺席、幾時審議。」
拉布並非議員專利,官員、建制派議員、民主派議員皆曾使用這方式,謀求推動或拉倒個別議案。梁振英憧憬的局面,是只許官員拉布,而最理想是凡政府提交的法案或撥款申請,有理無理,不管市民支持反對,立法會議員一律做橡皮圖章、舉手機器,盲目通過,這可能就是梁振英口中議員應做的「正經事」。只恨政府尚未能「控制」立法會,滿足不了他見敵殺敵、擋我者死、勇往直前的做事作風。
梁振英有一點誤導公眾,法案何時提上立法會審議,先後次序,政府是可以控制的。「替補機制」法案不涉民生,亦無迫切性,但爭議大,1307項修訂已導致兩次流會,未知如何收科。擱置該惡法,是唯一出路,故此上星期三我在立法會提出中止待續該法案,好讓政府優先處理其他法案,例如競爭法、規管一手樓銷售手法的法案,可是,政府與建制派議員不同意,誓要與拉布議員周旋到底。今天,我的黨友梁家傑再接再厲,在立法會再次提中止待續,我呼籲政府與建制派議員不要擇「惡」固執。
梁振英對拉布這麼肉緊,因他要求立法會7月1日前通過其「5司14局」相關法案和撥款,拉布可能影響這目標。
他揚言﹕「極少數議員拉布,整個香港就癱瘓。」「如果我們繼續蹉跎歲月,以為六個月又六個月又六個月不是時間的話,係對唔住香港市民,對唔住現在住在籠屋及劏房的市民,以及正在輪候上樓的市民。」「自從我們5年前改組,把運輸及房屋這兩個同樣重要工作放在同一個局,我們的房屋問題惡化了」,「如果舊的架構可以解決問題,為甚麼我們的房屋問題越來越嚴重?」
上綱上線,因為他視立法會為攔路虎,政府又不夠賣力協助他實現「5司14局」,貶低議員與現屆政府,多少有助他提升民望吧。
《明報》5月13日報導,清華大學在深圳成立港澳研究中心,在座談會中,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教授林泰批評香港如今過於「三權分立」,行政效率下降,林教授長期向本港公務員授課,他說10 年前問香港政治體制是什麼,公務員一些答「三權分立」,一些答「行政主導」,如今大家的回答都是「三權分立」,他的感想是「怎麼倒退了?」原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所長朱育誠附和﹕「梁振英應該發揮狼性。」
朱所長大可放心,梁振英未正式就任特首,暫時只是出口術,但狼性蓄勢待發,不會令朱所長失望。
不過,單靠「狼」解決不了問題,立法會拉布戰並非兩、三名議員的個別妄動,他們背後有大批市民同樣反對政府一意孤行強推惡法,建制派議員卻硬要通過改變補選制度的法例,助紂為虐。化解拉布,不是對着幹,而是從善如流,優先處理更重要的議題,從市民利益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