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止勾地揭示深層次矛盾

分享給朋友

14/03/2013

廢止勾地揭示深層次矛盾 黎廣德

政府終於聽從民間建議,取消勾地表制度,恢復按季定期賣地,並預先公布全年賣地表。這項改變有積極意義,但並非發展局長陳茂波或特首梁振英所說的「政府取回主導權」,而在於釐清角色,令政府直接面對市民,沒有推搪塞責的餘地。

勾地表是過去政府操控土地供應的面紗:表面上是配合自由市場運作,實質是暗室操作(無人知曉有多少發展商曾經嘗試勾地,或政府決定勾出與否有多少背後原因),方便政府把土地供應的決定推諉給抽象的「市場需求」。如今脫下了面紗, 政府便須直接落場, 在「質」與「量」兩條戰線上,與不同的持份者角力。不管下一步的表現如何,梁班子此舉可說是比曾蔭權政府更有承擔。

第一條戰線是土地用途之爭:土地的「質」取決於城市規劃的優劣,背後關乎對社會公義的價值判斷。政府擁有規劃全港土地用途,及以公益為名而徵用私人土地的公權力。土地到了政府手裏,先決定如何用,再決定如何賣。

例如今次賣地表內有22 幅土地目前並非作房屋用途,須先經城規會修訂規劃大綱圖才可賣地。為何九龍塘前李惠利地盤不能交給浸會大學作中醫院?為何屯門掃管笏或牛池灣豐盛街地盤不宜保留作社區用途?這些問題沒有絕對答案,必須倚靠有公信力的機制全盤規劃以達至社會共識。雖然政府操控城規會的安全系數已經很高(主席是發展局常務秘書長,成員全由特首委任,規劃署兼任秘書處),陳茂波如果明目張膽地把城規會當作橡皮圖章,只會引發新一輪抗爭。

強賣土地勢變規劃暴力

城規會近年來不僅被公民社會挑戰,更被地產商不斷司法覆核(例如地產建設商會正力圖推翻城規會設定樓宇高度限制的權力,正在法院審理),導致不少決定無法執行。政府顧問在1992 年的報告已經指出改革的迫切,但政府在10 年前稍微修訂城規條例後便停頓下來。發展局若不按照承諾推行改革,增加城規會的獨立性、透明度、專業度和公眾參與水平,反而更倚重現行機制通過政府建議,恐怕很快便寸步難行,強賣土地隨時會被市民視作規劃暴力,令城規制度破產。

另一個例子是西鐵朗屏南和元朗站兩幅屬於政府業權的土地,政府將在下年度招標發展而非按民間建議用作居屋或夾屋,亦未有盡用葵芳和天水圍西鐵站地盤,令未來幾年減少了興建11,000 多個資助房屋單位的機會。啟德發展區除了放在賣地表的3 幅土地外,還有一幅在體育城以北的熟地本可興建7000 多間公屋,至今卻杳無音信。既然新居屋「綠悠雅苑」超額認購50 多倍,輪候公屋又已超過20 萬個家庭,為什麼政府寧願賣地或丟空閒置熟地而犧牲公營房屋?這直接關乎梁振英有否盡力履行政綱承諾的誠信問題。

第二條戰線是土地供求之爭:賣地數「量」的多寡,從政策看是為了解決房困,從私利看則觸動所有樓市持份者的神經。梁班子擺出一副不惜打破高地價政策的姿態,無論樓市升降均會定期定量賣地,對於一眾擁有大量土地儲備或高位散貨未遂的地產商,這是一場重大利益博弈。

樓市逆轉只是早晚的問題,屆時地產商或會杯葛投地,或會鼓動專業界和學術界的「盟友」(包括政府諮詢架構內手握物業的成員?),搬出「樓價下跌影響經濟民生」的門面話向政府施壓(難道樓價茘升則有利經濟民生?)。但事到如今,梁振英政府已無退路:如果樓市一旦下滑便減少賣地,甚至停建居屋,政府便會被視為托市元兇,幫地產霸權抬轎之餘還變成眾矢之的。

樓市爆破後有否「B 計劃」?

政府目前似乎只有加稅遏抑房屋需求的「A 計劃」,但站在市民利益的角度,政府應及早為樓市泡沫爆破做好「B 計劃」,不能重蹈11 年前「孫九招」飲鴆止渴的覆轍。「B 計劃」的關鍵在於調整思維,及時利用跌市後低地價和低樓價的契機,發展多元經濟,加快解決房困的步伐。現時只有金管局聲稱已做足防範金融體系風險的措施,但一系列的問題在跌市後必須第一時間處理,例如怎樣防止銀行收縮信貸影響中小企營運?如何補足因房產業收縮而損失的就業職位?如何調節政府公共工程量以確保建造業平穩發展?如何穩定人心使消費零售不致下滑?如何使過去因高地價而卻步的產業回流、加快經濟轉型?

對於自詡奉行保守理財哲學的財政司長曾俊華,這是向市民負責的基本功課,為何他在預算案中隻字未提?沒有抗衡逆境的「B 計劃」,政府定期定量賣地的決心恐怕隨時動搖。

一些地產業人士經常散播迷思,說什麼樓市下跌會令所有已置業者受害。心水清的市民自會明白,如果你今天擁有一層市值300 萬元的私樓自住,要換一層條件相若卻大一倍的單位,便要多拿出300 萬元。假若樓價一律下跌一半,你自住的單位值150 萬元而心儀的單位值300 萬元,你屆時只需拿出150 萬元便可換樓,負擔自然輕鬆得多。所以政府只要有適當經濟策略,在泡沫爆破後維持整體就業和收入水平,大部分市民已可受惠,遠比一些置業貸款的建議來得實際;至於個別投資者的賺蝕風險,政府並無義務介入。

從政府在土地用途和供求這兩條戰線上如何走位,便可看到梁班子的真正服務對象——基層、中產、曾俊華式中產,還是地產富豪;取消勾地後,政府立場更無所遁形。政府真要解決深層次矛盾,便必須為城規改革和經濟轉型付諸行動,而香港市民則應該拿覑梁振英開出的兩張期票:加快基層上樓和協助中產置業,要求盡早兌現。

分享給朋友

  • The Civic Party respects your personal privacy and is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your trust and confidence. We believe in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The purpose of collecting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form is to complete the purchase concerned and allow the Civic Party to contact you in the future. We are the sole owner of any information we collec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not lent or sold to anyone for any purpose.

  • The Civic Party respects your personal privacy and is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your trust and confidence. We believe in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Please take the time to read this policy, and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We strive to protect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you may provide us but by law we must allow inspection of the volunteer register. Your personal data will be put into our volunteer database and will be used only for the purposes of arranging volunteer service and communicating with you. We are the sole owner of any information we collec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not lent or sold to anyone for any purpose. You may contact us for enquiry, updating or ceasing the use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 公民黨絕對尊重閣下的個人私隱,並會將資料保密。我們會妥善保存閣下提交予我們的任何個人資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我們。閣下在此表格提供的資料,只用於處理是次購買以及日後與本黨之聯繫。閣下的資料絕對保密,只供本黨保存和參考,絕不會外借或出售,或透露予任何第三者。

  • 公民黨絕對尊重閣下的個人私隱,並會將資料保密。我們會妥善保存閣下提交予我們的任何個人資料。請細閱此私隱政策,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我們。我們藉此表格收集 閣下資料的目的,是處理 閣下的義工申請,閣下所提交的個人資料將儲存於本黨的義工資料庫內,並只會用於本黨安排義工服務及與閣下通訊的用途上。閣下的資料只供本黨保存和參考,絕不會外借或出售。如欲查詢、更改或要求停止使用你的個人資料,請與本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