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忙於抗疫之時,何君堯議員牽頭成立「廿三同盟」,鼓吹本屆立法會任期內完成23條立法,聲稱已得到過百萬人聯署支持。暫時未見建制派陣營熱烈響應,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都公開潑冷水,說完全無聽過23條立法時間表,現時社會氣氛緊張,比以前更難推動23條立法。
臨近9月立法會換屆選舉,可能何議員想向西環邀功,力爭連任機會,擺脫「何已完」宿命。
自從2003年法案夭折,時不時有國家領導人提醒港人,香港特區有憲制責任落實《基本法》第23條,立法禁止叛國、分裂國家等行為。今年1月特區政府處理延長產假法案的不尋常手法,亦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嫌疑,一旦開了壞先例,將來23條立法可以照辦煮碗,繞過正常審議流程,較容易通過。
然而,由於反送中運動及疫情,9個月以來立法會未能正常運作,要在本屆任期餘下日子快刀斬亂麻完成23條立法,實在妄想。假設而言,西環暗地裏正在推動短期內完成23條立法,筆者會忠告一句,結果只會是玉石俱焚。
林鄭月娥去年強推送中條例,激發香港人自保,她包庇警暴,更添民憤,現在社會氣氛表面上大致平靜,並非因為民怨已經一筆勾銷,而是當前急務抗疫,民眾減少出動,這段日子警隊卻繼續凌晨大搜捕、秋後算賬、濫告「非法集會」,市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這筆賬將來還是要算的。
香港人激烈抵抗送中條例,皆因這裏原本是一個食四方飯的國際金融中心,九七之後只想奉行一國兩制,原有制度、價值、自由、人權、法治、生活方式不變,井水河水互不侵犯。中共欲推廣至全球的中國模式,卻是政治獨裁,經濟成果是王道,人權自由可犧牲。送中條例之狠毒,在於林鄭幫兇,不惜將香港置於中國模式與民主自由模式的戰場,將中國模式的意識形態和制度加諸香港身上,《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淪為不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的歷史文件,扼殺香港的自由、人權、法治以及年輕人的未來,其心可誅。林鄭對不起香港,萬死不足以蔽其辜。
送中條例將香港人逼向牆角,倘若這筆賬未算清又來23條立法,就是香港人終極自救的背水一戰,不能輸。中共承受得了失去一個引資、走資的國際金融中心的攬炒結局嗎?2014年佔中及2019年反送中的公民覺醒,香港已變得不一樣,香港人的自救意識和能力提高了很多。而且,今天林鄭的支持度比起2003年時的董建華更低,警隊民望更是一落千丈,不堪回首,西環不會以為倚仗這般弱勢的政府能夠完成23條立法大業吧?
另一邊廂,美國國務院即將公佈有關《美國-香港政策法》的報告,是去年底因反送中運動而美國加速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後首份評述香港自治情況的報告。「民間集會團隊」呼籲港人聯署,促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將香港民主普選進程列入評估準則,以及啟動對黑警和賣港官員的制裁程序。與此同時,公民黨將會整合一份制裁名單,向美方建議把香港的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列入首輪制裁名單。
利用外部勢力牽制特府惡行
普選無期,香港人在鳥籠政制中無權無勢,百萬人上街的清晰民意,政府高層可以視而不見兼無恥地拒絕問責下台,香港人惟有開拓國際戰線,利用外部勢力牽制特區政府惡行,及提醒中共須遵守一國兩制的承諾。歐美國家的政府或政要為香港發聲,除了因為香港同屬民主自由陣營一員,亦是保障他們在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的利益,中國模式坐大,香港淪崩,這些國家亦有損失。
建立國際戰線,向外援借力固然重要,香港人亦應該在份內事盡力而為,去年11月區選打了一場漂亮的仗,今年9月立法會選舉要再下一城,目標是民主派要在立法會佔過半數議席,從保皇黨手上奪回立法會主導權,阻止惡法包括23條立法。
要在功能組別搶灘,相當艱難,但並非完全不可能,各人去了解自己是否符合資格成為功能組別選民,4月2日前可更改選民登記資料,5月2日前可新登記為選民。光復香港,首先光復功能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