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愛的小炸彈:
希望你不介意,「小炸彈」是我半年前在專欄文章中介紹你-我腦裏的動脈瘤-所採用的稱號。你的英文名”aneurysm”,聽起來好像有點學術feel,中文名「動脈瘤」卻頗為嚇人,常被人誤會以為我得了腦癌或生了個腫瘤。後來,我索性說你是我血管上的一個小”pop”,只要不爆裂便一切如常。
「炸彈」一詞好像充滿火藥味,其實你只是靜悄悄地躺在我腦裏,不知多久,究竟你有甚麼打算,準備何時發作?抑或只是繼續躺?直到永遠?
不過說句老實話,即使你真的會回信,我也不想知道,我寧願每天生活都繼續全力以赴,當作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也不想每天計算還有多少日子可以活。
去年八月一個晚上,頭痛得要命,不過我頭痛是家常便飯,吃止痛藥如維他命丸,從來沒有影響生活節奏,我亦絕少請病假。
那次頭痛卻有點異乎尋常,好像戴了金鋼箍的孫悟空被唐僧唸咒語一樣,雖然歷時短暫,但丈夫堅持要我去作檢查,我最怕他小題大做,可是抗議無效,唯有先做磁力共振,後加腦部掃描,証實了你的存在,在左眼後,鼻骨旁,闊三毫米。
我第一次看到你的照片,即時想起童話故事的插圖:小孩子在森林迷路,周圍長滿了黑壓壓陰森怪異的樹木,你說像嗎?詭秘得令我有點distant feeling,好像與自己無關:嗯,這是我的腦袋?差點忘記告訴你,充滿藝術細胞的吳靄儀看到照片,還以為是別出心裁的胸針設計!
幸好,丈夫是腦科醫生,看過你嬌小的樣子,他這緊張大師也不像太擔心 (哈,倘若他只是強裝鎮定絕對瞞不過我雙眼)。那星期剛巧有一個國際研討會在香港舉行,題目正是aneurysm。他們從你的大小、形狀、位置、與我的描述,判斷我那次頭痛,根本與你無關,大概1.8%的人都會有像你這類動脈瘤,三毫米很細,爆破的機會率幾乎等於零,低於任何手術的風險,故此甚麼都不用做,只需六個月後再照一次,保持血壓正常。這你倒不用擔心,我的血壓一直很好。
除了最初的兩星期,時刻提醒自己行動要慢點,脾氣要收斂一點,凡事要看開一點之外,你的消息並沒有帶來生活上的改變。兩星期消息消化後,我又故態復萌。不過周邊的人反應較我想像中大得多。某報章大字標題說我「生命倒數」,每次有人因腦部瘤不幸身故,便有一小段說我有同樣徵狀。還有一些猜測,說我計劃引退云云。(悄悄地告訴你,我不工作才會生病!)
我亦因你而得福,無數人送上花籃、信件、療法、慰問與祝禱,令我非常感動。六個月已過去,附上近照一張,你依然是那嬌小舊模樣。很好,証明你非常習慣我的生活模式,但願我倆可以和平共處,直到我要走完應走的路。
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