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城花園第三期街市商戶,近日收到業主通知,須提前一年終止合約,最遲於今年十月搬出,商戶頓入困境。麗城居民及商戶已成立大聯盟,爭取保留街市設施,是次逼遷事件為地產霸權入侵社區又一例證。
擁有麗城街市業權的置富產業信託,是ARA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公司,ARA亦是長實集團成員。置富產業將街市管理權外判給宏集策劃,該公司是全港最大街市管理商,亦是領匯第三大租戶。這種似曾相識的分拆業務方式,與長實管理貨櫃碼頭手法同出一轍。
有傳指,在商戶遷出後,上址將變成超級廣場,屆時荃灣西將失去唯一的街市。麗城居民依賴小商戶提供日用品及各項服務,如果超級廣場取代麗城街市,居民隨時連一顆蒜頭、一枝筆也要到區外購買。
事件亦揭發大財團以「不平等合約」欺壓小商戶。麗城商戶大都創業至少十多年,二○一一年,置富產業突然要求商戶重新簽訂租約,為期三年。租約訂明,如商戶要求提早解約,須賠償租期餘下所有租金,但業主只須在三十天前要求商戶遷出。
大財團壟斷本港商機
各大地產商的業務種類甚廣,市民根本無法脫離其魔掌。以長實為例,除了地產,其業務還包括電力、碼頭業、電訊業、零售、物業管理等範疇,其利益只是「左手交右手」,全方位壟斷各項日常生活所需。
除了各大地產商外,自從政府將房委會商場賣予領匯後,大財團亦開始入侵公屋商場,自此深深影響基層市民生活。領匯接管房委會商場後,以各種手法趕走原有小商戶,包括大幅增加租金、要求小商戶斥巨資裝修店鋪、強行調遷鋪位等,連老店也無法幸免,只好無奈結業。
近年,香港市民深深感受到地產霸權肆虐,原本我們熟悉的街道及社區,亦紛紛被大財團佔據。旺角、尖沙嘴及銅鑼灣已經滿布藥房、電器行及珠寶店;甚至連屯門及上水也名店林立,該區物價不斷上升,嚴重影響市民生活。
不得不提,以往香港人可以小本創業、白手興家,但地產霸權中斷了這條社會流動階梯,市民已創業無門。
在麗城街市,一位年輕人今年二月才斥資二十多萬創業,但開業不久就面臨逼遷,積蓄隨時化為烏有;全港亦有不少業主寧願丟空物業,也要趕走地區老店,因為大財團有更強的承租能力。
建立多元化社區經濟
香港人充滿創造力,卻被地產霸權壓榨,透不過氣。但其實政府只須提供空間及政策配合,市民便可自行抗衡地產霸權,重獲生活尊嚴。
以天水圍為例,社區經濟被領匯及長實壟斷,促成居民自行建立「天光墟」,提供價廉物美的商品及服務。可是政府近日藥石亂投,另設「天秀墟」取代之,卻因為選址不當及商品種類規定過於嚴格,根本無法協助當區居民。
政府必須在全港適當地區增建市政大樓,以合理租金讓市民創業,重新建立社區經濟,為市民提供大財團以外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