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諮詢委員會昨日開會,決定由專家小組擬定,為舊政府總部中座、東座及西座作出歷史建築評級,並優先處理。古諮會主席陳智思更同意應以整體文化景觀的角度,去考慮今次的評級。他指出,中座、東座及西座是同一年代興建,因此視作一個項目提交專家小組研究評定等級。
自發展局與規劃署於去年九月公布中區政府合署建築群保育計畫,表示會保留相連的政府總部中座和東座大樓,西座則改建為商業及休憩用途時,公民黨一直堅決反對政府出售政府山,並爭取由人民規劃政府山。
民調反映市民反對變賣
公民黨今年初更就「保育政府山」進行了調查,調查成功訪問了一千一百三十位公眾人士,結果顯示市民大眾的態度非常清晰:七成三市民認為政府山應保留作公共用途,比認為應該更改為商業用途的一成三市民,高出近五倍;六成一市民認為保育整個政府山歷史遺址的原整性,比向商界提供甲級寫字樓更重要,遠超於持相反意見的一成三市民。整體而言,市民反對變賣政府山,不同意拆卸中區政府合署西座,反對在規劃時以增加政府庫房收入為主要考慮因素,更認為政府的重建計畫,會導致中區環境和交通惡化。
儘管發展局局長早前表示,為了回應公眾的訴求,公布西座重新發展的修訂方案,只減低商場的樓面面積,增加綠化空間面積,但這些都只是小修小補,而且,政府當局僅選擇性地採納專家於○九年發表的「中區政府合署建築群文物保育研究」中的建議:例如報告建議可把該址規劃成「特別保護範圍」,西座的歷史價值相對較低,卻沒有指西座沒有歷史價值;報告又指即使重建,新建築物的高度亦應與原有的西座相若,或應集中在雪廠街及皇后大道中交界的範圍興建較高的建築物,但現時政府好像只是斷章取義。最重要的是,局長完全漠視了社會要求停止出售西座用地的聲音。
地址比建築物更有意義
政府山是從殖民地至今政府總部的所在地,自一八四五年的圖則上,該址已被標示為「政府辦公室」,除了是百多年的政府權力核心所在地,一直見證着百年香港史的發展。政府總部與毗連的宗教、司法和軍事建築物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正如政府的顧問報告所指,政府山的地址及相關歷史很重要,甚至比任何一幢建於其上的建築物意義更大。要衡量西座的價值,並不能單以它的建築價值及重建價值出發。而是,西座作為政府山的其中一部分,亦是歷史的一部分。若政府斷章取義,強行拆卸西座,只會破壞政府山的完整性,違背保育的原則,毫不尊重歷史。
希望政府可因應古諮會會優先評級的決定而懸崖勒馬,停止一切出售政府山的行動,聆聽民意,保育屬於人民的完整政府山,別讓香港的管治歷史缺失了重要的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