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數這政府講話不算數,實在罄竹難書,數之不盡。
去年6月,特首曾蔭權游說一些民主派議員支持政改方案時,承諾方案一旦通過,政府會就取消區議會委任制一事諮詢公眾,當時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信誓旦旦,答應同年秋季提出建議。可是,政改方案得到建制派和這些民主派議員三分二票通過後,諮詢一事無聲無息,今年初,林局長又說盡量在年中提出建議,亦未見下文,上月忽然宣布,下屆先減三分一,特首繼續委任68名議員,何時全數取消,遲些再算。
日前,梁家傑議員就此事口頭質詢新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為何政府食言,作決定前沒有諮詢公眾?譚志源顧左右而言他。曾支持政改方案的民協議員馮檢基憤慨自己受騙。已退出民主黨的鄭家富議員也十分氣憤,以不遜於黃毓民的聲浪批評政府「過橋抽板」,氹民主黨支持政改方案時甚麼都答應,但用完即棄。我亦問局長,連諮詢公眾這麼簡單的承諾都背信棄義,叫公眾以後如何信任政府?
環保承諾也如是。
香港的空氣質素指標(AQO)制訂於1987年,幾乎是四分一世紀前的事,世界衛生組織早已於2006年建議新指引。曾蔭權在2009年的施政報告承諾﹕「政府有決心改善空氣質素,保障公眾健康,現正就空氣質素指標檢討諮詢公眾,諮詢期至本年十一月底。……政府會在諮詢完結後,更新空氣質素指標,並制訂長遠策略。」
諮詢早已完成,建議的新指標亦有定案,但遲遲不公布何時落實,各項基建的環境評估依然因循過氣指標。我多番追問特首和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更新的日子及延誤的理由,今年5月,特首回答我提問時答應今年內會更新AQO,但10月公布的施政報告依然沒交代日子。上星期三他在電台節目又拖半年,語氣肯定地說,會在他的任期內落實,即明年中之前。不過,我反覆追問負責落實新AQO的邱局長,究竟何時刊憲?他只是遊花園,長篇大論,重複陳述一些現行政策,拒絕回答問題,令人氣憤。
政府多個目標達不到,靜悄悄不提便算數。固體廢物總量原本目標是每年減1%,但不減反加,政府索性放棄,改為提升回收率。生產者責任制原本立法目標有6項產品應在2009年前立法,如今2011年連一項也未完成,只做了膠袋稅第一期立法。
相信全港市民都記得,2007年曾蔭權豪言壯語要「玩鋪勁」,「任內全面徹底解決雙普選問題」,拿出「符合國際公認普選標準的終極方案包括設計、路線圖和時間表」,最後非但沒做,反而厚顏無恥地堅稱政改是他任內的偉大政績!
面對一個經常講話不算數的政府,香港人如何是好?可能市民早已習慣,不再憤怒,這種接受現實的無奈態度,是好是壞?孰悲孰喜? 新一輪的特首熱門人選密密開期票,又小班教學,又增建公屋,又放寬丁屋層數……沒票的大多數香港人,你們感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