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以來,首次一場非「君子之爭」的小圈子特首選舉,焦點一直放在抹黑炒作之上。撇開何俊仁不談,究竟有誰看過兩位中央「認許」候選人之政綱?這星期日便是選舉日了。雖然市民無法影響最終結果,但對未來五年特區首長的政治立場和管治理念也應來個了解,最少也要有心理準備,未來的日子將會是怎樣。
在香港核心價值上,唐梁兩人均是欲言又止。唐英年在政綱第四節以「推動民主 落實普選」為題,雖然表面上政綱沒有迴避這重要課題,但內容卻並無具體說明他將如何推動民主、落實普選。儘管如此,他總算有應邀出席普選聯主辦的政制論壇,並公開承諾會盡力爭取於二○一七年設立一個最開放、公平及不高於現時之行政長官選舉提名門檻。相對而言,梁振英之政綱卻對如何落實普選隻字不提。莫說競選承諾,連立場也沒有!
至於本港最逼切的貧富懸殊問題,唐英年建議成立由政務司司長統籌的「社會共融委員會」,訂立扶貧政策,研究及制訂政策,提升社會流動;在退休保障方面,他建議為合資格長者發放每月三千元退休津貼,以及承諾即時展開全民退休保障之研究和討論。而梁振英方面,雖然他一再展示出一套親民形象,但他的扶貧政策只可說是政府現行政策之延續,仍然以重設扶貧委員會為中心思想。
在各人極為關心的環保政策方面,梁振英的政綱只是說:「採納世界衞生組織的『空氣質素指引』為長期目標」;唐英年則以「低碳環保城市」為題,建議全面落實推行更新空氣質素指標,最終達致世衞標準。
在現時各界討論焦點的人口政策方面,唐英年表示當選後會定期檢討人口政策和相關措施,包括「雙非」兒童來港對社會資源的需求、利用配額制度限制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公共醫院不應再接受內地孕婦預約及設懲罰性措施,建議把「闖關」孕婦資料通知內地部門,令其兩年內不獲發旅遊證件來港。而梁振英方面,則以人口政策為政綱之第一步,建議「全面評估『雙非』孕婦來港產子對香港的承受能力」及「押後訂定二○一三年『雙非』孕婦在私家醫院產子的配額」,亦建議公立醫院於二○一三年停止接受「雙非」孕婦產子。
在房屋方面,梁振英只是倡議,把政府早已公布之五年興建七萬五千間公屋之時間表提前一年落實;而唐英年則建議在這七萬五千間公屋之外,加建四萬個「資助單位」,但這建議如何落實,卻不得而知。其他方面,兩者之政綱均可說只是大致上為現行政府之一貫政策;特別在經濟營商方面,兩人之建議皆以傾斜於商界為主,對香港地產霸權、以商欺民所產生之社會矛盾、消費者及小市民之經濟權益等逼切問題一概避而不談,輕輕帶過。
由此可見,整體而言,唐梁之政綱均頗為空泛。相比於個別政黨每年就《施政報告》諮詢提交政府之建議,更是相形見絀,較為失色。兩位候選人把全副精神放在攻擊對方及自身誠信作辯上,缺乏深入探討特區之種種深層次矛盾,似是當然之事。也許應該說這是小圈子選舉之既有特色。星期天,你對選舉結果又能有何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