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琼議員日前在本欄指責拉布議員「不務正業,浪費大量時間」,認為是議事堂淪落的表現,令她悲哀又憤怒。但同是民建聯的劉江華議員,卻曾在九九年的立法會會議中指出,「拉布是策略」,認為「等有一兩個人捱不下去而離開,那便成功了」,而拉布在議會來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如果建制派真的認為議案的討論無謂,為何公民黨與工黨三提「休會待續」議案,他們都不予支持?他們根本無法作出合理解釋。反正,保皇黨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製造行政、立法「兩權合作」,在關鍵時刻為政府保駕護航。總之,當有助保皇時,他們總找到個說法大力支持;阻礙他們達到目的的,就是罪惡,必須大力鞭笞。
盲目保皇 犧牲市民福祉
在香港的畸形選舉制度中,保皇黨早已佔盡優勢。在功能組別及分組點票制度下,他們的議席數目與大選時建制派所得的議席不成比例,令多數人選出的要服從少數人選出的議員。部分爭議性議案,他們口裏可能大仁大義地反對,但到投票時還是要歸邊。民生議題如取消公屋住戶入息中位數百分之十作為租金封頂、兩鐵合併、以六百六十九億極不合理的高價興建高鐵等,他們一概支持;核心價值議題如維護新聞自由、普選行政長官、平反六四等議案,他們一概反對。只要一看投票紀錄,就知道誰因盲目保皇,不惜犧牲市民福祉,誰才是讓社會爭拗不斷、浪費金錢的元兇!
面對如此霸道專橫,民主派若只和平又和諧地在議事廳中投反對票,亦無力阻止一條又一條的惡法通過,亦非市民所願。因此,我們每每要開創新猷,例如:○三年發動五十萬人上街反對二十三條、啟動「五區總辭、變相公投」,讓市民通過票箱表態反對政改等,通過群眾力量施壓,方才有機會逼使政府收回惡法。
「拉布戰」實屬抗爭手段
不同民主政黨有不同的抗爭手法。像吳靄儀就在○六年,就《截取通訊及監察條例草案》,一人代表公民黨提出過百條實質有意義的修訂,在議事廳中與建制派議員通宵激辯三十六個小時。今次拉布,只是面對政府與保皇黨強權的另一個抗爭手段。
但民主派每開拓一片新陣地,政府和建制派就要馬上消滅這片新地,而且愈踩愈過。我們遊行集會,他們就在遊行路綫、安排中着手干預,甚至動輒出動胡椒噴霧,出奇招要令遊行人數減少;我們啟動五區公投,他們就發明出遞補機制、議席出缺機制橫加阻止;有議員運用議事程序,合法地通過修訂議案,拖延惡法,他們就通過曾鈺成主席自我擴權,在《議事規則》無中生有,剝奪議員在法案審議中的發言權,破壞程序公義,將議會內的異見消音……
此舉是自廢立法會最重要的監察制衡政府的功能,活生生將市民選入議會的民意代表掩口。這,才是真正的議會淪落。我們絕不能容讓他們一直「踩到上心口」。公民黨已要求主席辭職,並會支持議員對他提出的「不信任動議」,並會在議事規則委員會中,將主席濫權一事追究到底。我們會繼續與保皇力量角力,不容他們「話郁就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