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五年特首任期明年中結束,昨日發表的2016年施政報告,是他最後一份有完整十二個月可操作的,篇幅雖長但管治意志薄弱,要麼他已獲中央祝福可連任,所以今屆餘下日子hea做,要麼他管治香港的信心已衰落。
一帶一路是習近平兩年多前提出的,至今仍是一個虛無飄渺的香格里拉,如何實現、能否實現,拭目以待。梁振英討好上意,煞有介事,彷彿香港的未來與一帶一路是命運共同體,他花了四十分鐘講香港如何配合,還宣佈會用公帑資助更多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來港升學,擦鞋味道甚濃。
施政報告其餘篇幅大部份是細眉細眼瑣碎的民生措施流水賬,有些更是炒冷飯,例如預留將軍澳一幅土地發展中醫院,這「政績」熟口熟面,因為兩年前施政報告說過了,梁振英太善忘。
所謂特首缺乏管治意志,是指香港市民最關注的事情,梁振英在施政報告刻意迴避。當前全城最熱議是銅鑼灣書店事件,五人失蹤,特區政府束手無策,高鐵一地兩檢,割地二十萬平方呎給內地公安在港執法,民情是港人擔憂安全、自由、法治和一國兩制不保,施政報告完全沒回應。
多條選舉承諾無影
又例如,七警打人案不尋常地拖延,朱經緯警司毆打市民的證據確立了但沒被起訴,警權被質疑過大,民望低處未算低,但施政報告沒回應,一味說香港是最安全城市。
梁振英2012年競選特首時,政綱承諾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還道「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人權、自由、法治、民主、平等、正義」,但自從他當選翌日到中聯辦謝票,三年半以來,特別是當國務院發表白皮書儼如宣示兩制結束,及8.31人大常委會否決普選,他沒哼半句,加上近日李波事件中面對「強力部門」,他連保護一個香港人的決心和能力都沒有,香港人已知不能寄望他維護一國兩制和核心價值。事實上,今年施政報告中,他說過四次一國兩制,四十二次一帶一路,多少反映兩者在他眼中的輕重。
還有,梁振英有權用到盡,逆港大師生校友集體意向,一意孤行委任李國章為港大校委會主席,施政報告亦沒有給一個說法。
梁振英曾經自誇在行政、立法、司法三權中地位「超然」,又常詬病有人濫用司法覆核制度妨礙政府施政,剛被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反駁,施政報告也未置一詞。
施政報告對這些政治議題隻字不提,或避重就輕,有別於梁振英素來有交必打,冇交打都會撩交打的作風。民生方面,梁振英擺明車馬走數的一些項目,在今年施政報告無影。
先說全民退休保障,梁振英選舉政綱承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居」,在爭取基層好感的拉票活動中誇下海口「搞全民退休保障唔使轟轟烈烈,只要認認真真」。拖拖拉拉三年半,今年施政報告剩五十四字敷衍一下。其實,政府上月中發表的諮詢文件,明示無意推行全民退保,政府最多只肯推行擴大版綜援,就算香港人肯退而求其次,政府亦沒答應在今屆政府任期完成前實現。
至於強積金對沖機制,打工仔身受其苦,梁振英競選政綱答應「逐步降低」,但實際上毫無寸進。去年十月梁振英回應議員追數時說,這是「老大難」問題,有退縮之意,今年施政報告索性隻字不提,惟望香港人忘記它。
梁振英政綱主打房屋,對不少香港人曾經帶來憧憬。去年施政報告還在堅稱,建屋目標是「未來十年興建四十八萬個公私營住宅單位」,但根本是吹水,房屋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坦言,現實建屋量與目標有相當距離。今年施政報告不再提上述目標。將來被追數,梁振英肯定不會認衰,只會諉過於地區人士反對建牙籤樓、環保人士阻止在郊野公園建屋,還有萬能key司法覆核。
不交代全民退保、強積金對沖、建屋目標,寧說馬路綠燈多閃幾秒,廁所有沒有防滑地面,梁振英自貶為區議員。不談一國兩制、社會撕裂,只亢奮地訴說如何耗用香港資源奉迎國家的一帶一路,梁振英矮化了香港。這是一份無管治意志但有走數決心,扮施政的施政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