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壓愈大,反抗愈大。由李克強到訪一幕數起,看警權無限大,一宗又一宗的政治檢控,都是有形的黑手;而要無形地操縱意識形態,還看亞視與港台的黑幕奇情。都在桌面上了,北京著著要進一步控制不聽話的香港。
新聞界從來有迎送生涯──送亞視梁家榮,有一天一地直線曲線的捨不得,迎港台的新頭目(叫咩名話?),掀起泛社會兜口兜面的瞧不起。
捨不得與瞧不起之間,香港傳媒敲起大聲清楚的警鐘。是日,響應記協的悼新聞自由號召,一身黑衣出門。
是警鐘不是喪鐘
是警鐘,不是喪鐘。喪鐘一說,九七至今已重複好幾次,講得多了,怕生「狼來了」效應,大家聽得習慣成自然,反而掉以輕心。這些年下來,新聞界幾許風雨,只要香港人堅持得了基本的人文價值,不在愚昧民粹中淪落,我們會繼續擋得住黑手黑影,仍然撐得住。
亞視是商媒,港台給貶為官媒。但商業社會,傳統的主流媒體本就是資本招牌,商媒只要做得到大眾傳播中的操守良心準則,一樣是為人民服務,誰說是壞事?
而官媒云,花的是公帑,即是人民的錢,還該為民請命,這官媒,查實應該是「民媒」。
識得梁家榮超過四分一個世紀,他確是本地數一數二出色的電視新聞人;而新任廣播處長鄧忍光,之前聞所未聞,遑論知其臉長臉短。事到如今,沒有誰可以向亞視商家下令,讓梁家榮回巢;但港台一筆,肯定是政府拿納稅人的錢來玩政治、搞箝制,與其百家爭鳴嘰喱咕嚕抗議一大串,不如就聯手喝停政府,撤回鄧廣播處長這項任命,重頭公開招聘。
與此同時,向政府提出就港台編採獨立、監察政府六大問: Who, what, when,where,why,還有how?
一個起碼「三無」的公務員──無新聞經驗、無廣播知識、無誠信背景──忽然受命去帶領港台,確是嚴重侮辱香港人,尤其是港台人。鄧氏甫露面所得的惡評如潮,即使在這個平日都已見喧嘩的示威之都,都屬罕有。如此從天而降的一個空白人物,就是毫無說服力。港台工會擺明的態度, 是「你信不信?反正我們就是不信!」一個讓人打從心底瞧不起的領導人,怎樣領導?曾蔭權政府還不如爽快收回任命,不然,港台風波只會沒完沒了。
又抑或,此舉明顯會留下個爛攤子,可以企圖「陷害」下任特首、來屆政府?
一句黑色幽默,來自人權監察的羅沃:鄧忍光起碼未懂得什麼叫自我審查!
電郵中,有人質疑鄧氏:What has this guy done for broadcasting or pres s freedom?一讀一笑,咦,梁家榮反而完全符合條件!當然,港台工會「收不收貨」,又是另一回事;亦嘆人世之時機不對,梁家榮時不我與。
上述那個英文講法,simplistic 了點,誰說做過電視電台的人就有資格?而捍新聞自由這回事,很難計分,默默耕耘但未曾為此上鏡見報上街拉橫額的,算不算?當然,底線是,鄧忍光連這兩項最基本的資格評分,都係零;底線是,要有看得見、聽得到、信得過的專業誠信。
鄧氏熱烘烘地入局,梁氏就冷冷地出局──查找得來的一個冷畫面,是那個周六夜裏,趁新聞部人少,在偌大的為了要保護器材而冷得出奇的空間,梁總開始收拾細軟,一個又一個的紙皮箱,總結又一段的傳媒生涯,這裏摸摸那裏看看,把自己與細軟運回家,已是周日雞啼天光。
至周一,梁家榮公開的一句話:盡了所有努力都無法阻止江澤民的假死訊「出街」,就把港九新界離島都劃成了「良心保護區」,他要為「僭建」新聞負責,他「被辭職」。後來,出了他的前編採下屬的聯署聲明,更清楚講出除了管理層大剌剌干預新聞,還有新聞時段播放「真廣告、假新聞」,亦即所謂有償新聞的指控。
傳播學說,人民有知情權,the right to know,記者有報道權,the right to tell;可憐五星旗下的從業員,要抵制假消息、洗腦資訊,不容塞個紅封包就有得上鏡見報的潮流,反過來要爭取不報道權,the right NOT to tell。
就把亞視管理層炸了個「911」。儘管這是商業字號,大氣電波卻是公眾的,入屋的,這個廢墟,要好好收拾。但怎麼個收拾法呢?
司法?除非亞視不服氣「家醜」外揚,告梁家榮違反合約保密協議,叫他收聲,向其發出gag order。
行政?又叫曾蔭權成立個獨立調查委員會?要這個夕陽市長肯首,就真天方夜譚。
立法?由相關的委員會傳召有關人等來個聽證。要擔心的,是像上次葛輝事件,一眾人等看似吹水抽水完畢,又不了了之。
抗拒政治干預
純粹講良心的討論,隨時講不出個所以然,所以最好還是由廣管局根據規管條例,進行公開聆訊。電視業務守則說明, 「持牌人必須盡一切合理努力,確保新聞……內的真實資料準確無誤」、還有「不得把廣告材料當作新聞播送」。
個人一個歷史悠久的情結,是抗拒政治干預新聞。傳媒出事,會有政黨政治人站出來指點江山,是否「抽水」,見仁見智,但就擔心會成了慣例,政治相對新聞:你,你為什麼把這個放做頭條,?你,你為何炒掉那個民主派專欄作者?
Err……編輯自主?反而民間聲音,因為人民自發,沒有選票考慮,真誠得多。但世情總要計較程度問題,劃一劃界線。早年一幕,是商台疑似神秘地辭退名嘴毓民等人,得劉慧卿來邀,說要到商台大門口抗議去。其時向劉表達上述憂慮,她答: 「都已經蝦到上心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