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在我出選的第一城,首小時的投票率已高出全港投票率三個百分點。最後點算,第一城的投票率超越百分之五十六,可能是特區有史以來最高的投票率。按照一貫民主派的六四黃金定律,我應該大獲全勝;但結果我與對手的比數卻是四六之分。這次慘敗,我自覺是愧對公民黨、愧對民主派!
區選第二天,我們的黨魁在電視機前說「不知票從何來?」我隨即收到一些電郵和信件回應,訊息很清楚:票是從中產選民手中來,目的便是要「踢走」公民黨!我們怎麼淪落到如斯田地?當初組黨,我是看到香港政治群體中有一個空間,這便是香港缺乏一個中產專業人士心儀的政黨。這些中產專業人士不認為民主黨能代表他們,但又心向自由民主,是一向被政治遺忘的一群。我千方百計用了一年時間來說服我的同僚,便是想建立一個能代表這群人的政黨,爭取把這些政治溫和的一群納入香港民主運動,藉以壯大民主動力。時至今日,這群人不但未能融入民主運動,更有不少轉投奉行民粹主義的新民黨,這是多大的失敗!
中產受侵犯失票失民心
這次公民黨,甚至民主派區選失利,當然不是甚麼「蛇齋餅糭」、動員種票、地區工作不足那麼簡單;選民怎麼投票、如何投票,並非科學方程式能解讀。政治是觀感多於邏輯,直覺多於慣性。中產票之流失,歸根究柢是大失民心所致。毋須細言是兩宗官司,還是與暴力文化結連有關引致,總之大量中產人士覺得他們的個體利益和價值觀受到侵犯,於是利用他們手中的選票發出一項嚴正聲明:不要輕視我們!究竟中產人士代表甚麼?他們有甚麼想法?經過數月來差不多天天站在第一城,我略有感想。他們崇尚自由民主,但不認同粗暴鬥爭;他們嚮往優質教育,但不願見資源錯配;他們關注環境保育,但不接受矯枉過正;他們不是貪心的一群,只想安居樂業、經濟平穩,下一代有美好的前景。這算是奢望嗎?這些訴求不值一哂嗎?更重要的是,這樣的選民為甚麼會被政黨離棄或不能兼顧?
民主生死還看明年選舉
組黨初期,我感覺到這群人渴望香港出現一些高議政能力的專業人士從政,因此對公民黨寄予厚望。但當這夢幻破滅時,那份怨憤可能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那麼公民黨,甚至民主派要如何面對區選後所呈現之困境?愚下之見,首要工作是清除他們對公民黨,以至對民主派的一些猜疑和不信任。我們要明確顯示他們關注的正是我們關注的,而並非一些道德高地上的原則。這本非難事,因為民主派所堅守不二的核心價值和原則,與他們的訴求是沒有矛盾的;問題只出於我們日夕掛在口邊的並非他們最關注的現實民生問題。不是說要棄風骨而逐污流,但如何在不損原則下掌握民情、找出答案,正是從政者與論政者之分別!公民黨及民主派要在浴火重生,還是堅持己見而最終一蹶不振,可能只是一念之差。但在這成敗懸於一綫之間,正牽連着香港民主運動之成敗。未來一屆立法會選舉是回歸以來一個最重要的關口。普選與否,還看今朝。民主派,請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