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派在今次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中有超過300個席位,能夠發揮的影響力歷來最大,面對的形勢也比過去任何一屆的特首選舉複雜。
在這個充滿矛盾的形勢下,民主派選委無論作什麼選擇,都難以滿足所有支持民主的朋友的期望和要求,但是我們能夠做到的,是最好的選擇。
不讓CY路線重燃
什麼是最好的選擇?阻止梁振英路線死灰復燃、反制中聯辦操控特首選舉、讓港人的民意影響特首選舉結果,以及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肯定是當下最多香港市民希望做到的;這幾個考慮點,其實是環環緊扣的。
現任特首梁振英不能連任,很明顯是港人強烈反梁的成果。梁振英為何那麼討香港人厭?原因罄竹難書,但可以用一個簡單的理由概括起來,就是破壞誠信、廉潔、自由、法治等等香港的核心價值。
這還不止,身為港人的特首,梁振英卻往往選擇親內地而遠香港,小至在一場球賽中要支持中國隊還是香港隊,都是巧言令色。既然如此,港人當然不能繼續容忍梁振英,哪又怎會接受沿襲梁振英路線的人當下屆特首?
中聯辦操控香港各級選舉,包括特首選舉、立法會選舉和區議會選舉,已是公開的秘密。大家如果不善忘,5年前梁振英當選,第一個跑去拜謝的,就是中聯辦。從此,梁振英與中聯辦便連成唇亡齒寒的命運共同體,共生共榮。
儘管今天梁振英本人失勢,但梁振英集團仍在,中聯辦固然要出洪荒之力撐起這個集團的新代理人,所以在今屆特首選舉,中聯辦早在提名期前已經開始工作,建制中人敢怒不敢言者固然有之,有些甚至已忍無可忍地發牢騷。
香港人無疑是理性和務實的,雖然深明特首選舉絕對不是一個民主選舉,但香港人也不是理性和務實到認為特首選舉事不關己到可以冷漠無視,而是仍有一份熱情和理想,希望透過清楚和強烈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在整個選舉中帶來突破。
民主派在選委會選舉中取得超過300多個席位,正是這份熱情和理想的反映,也是突破小圈子的第一步。接下來,也是關鍵的一步,就是把香港人理想的參選人推進特首選舉,要所有選委——包括建制派的選委直接面對香港人的強大民意。
選擇顯而易見
要是這樣看,今屆特首選舉的形勢雖然比以往複雜,但應該做的選擇卻很顯而易見,就是選擇與梁振英截然不同、中聯辦不支持、重視香港核心價值、民意強烈支持的參選人。
當然,民主原則的倡議和實踐——無論落實雙普選,還是試行「公民提名」——都是應該秉持的理念,慶幸民主派今屆有力推舉兩位參選人入閘,即使做不到完美的選擇,也應該可以做到兩全其美。因此,目前民主派選委應該積極考慮提名的,就是胡國興、曾俊華和公民提名推薦的參選人。
要證明小圈子選舉的醜陋,方法不單是用民主理念去比併,還可以透過香港人的民意去挑戰選委的選擇。忤逆民意的選舉結果,才是小圈子選舉最醜陋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