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儘管政治氣候仍是以分裂為主調,但香港的專業界別卻出現前所未見的團結,令民主派不論在立法會功能組別還是選委會專業界別選舉,都取得突破性的勝利。
因勢利導,民主派的政治人物都作出相應部署。在立法會內,筆者聯同其他6位民主派功能組別議員組成了「專業議政」。
成員跨業界
「專業議政」的最大特色,亦是與其他政黨或政治組織不同的是,成員之間不單是跨專業界別,更是跨政治背景,既有政黨黨員、專業團體成員,亦有不屬於任何組織聯繫的獨立人士。我們期望這個組織能夠試驗出民主派團結和合作的新模式,就是只要理念和目標相同,便可以超越彼此之間的差異,衷誠合作。
「專業議政」並不只是關心立法會內的事務,更緊的是關乎香港未來的發展和市民福祉的特首選舉;因此「專業議政」組成後的第一項要務,就是協助各專業界別的有志者參加選委會選舉,並提出共同政綱,就是反對梁振英連任、反對人大八三一決定,並要求盡快重啟政改以落實「雙普選」,以及守護香港核心價值。
我們以「民主300+」為統稱,這是我們在選舉前的目標,更是選舉後的結果——在各專業界別的選民踴躍投票的情況下,選委會選舉不單創下投票率新高,民主派在11個專業界別中,更取得歷來最多的超過300個席位。
突出的選舉成績,讓市民對民主派選委有更大的期望。不少人關心「民主300+」在特首選舉中會如何運用我們的提名權和投票取向,更提出不少策略和方法。然而,無論什麼策略或方法,都必然要回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香港人想要什麼?
筆者相信大部分香港人的目標都是務實和遠大的,超越策略計算和政治操作。他們關心的,應該是未來特首會怎樣管治香港、如何運用政府擁有的資源,解決經濟和社會問題、能否捍法治、人權、自由和廉潔等核心價值、能否致力實現特首和立法會的真普選,以及如何實施香港人理想中的「一國兩制」。
莫掉入小圈子思路
選出一個能夠在這些問題上符合大部分香港人意願的特首,相信是香港市民對民主派選委的期望,也是大家踏入2017年的新年希望。
俗語有云「當局者迷」,身處小圈子選舉的選委們,即使是民主派的選委,或許也會掉入小圈子的思路,側重政治的博弈,而忽略上述市民關心的議題。這個正是身為民主派選委必須摒除的迷思,因為只顧政治操作而輕視市民的整體利益,正是建制派選委一直以來的所作所為。
無論如何,從立法會選舉和選委會選舉結果,我們深明團結就是力量。不論採用什麼策略或取向,「民主300+」都必須團結一致,讓這300多票能為香港市民的最大利益發揮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