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破天荒宴請中聯辦官員,引起不少遐想,記者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中聯辦回請,公民黨議員會赴會嗎?中聯辦公然取代了特區政府主導政改諮詢?公民黨會否與中聯辦私下「談判」政改?
特區政府拖延政改諮詢,仍在等北京下達指令,特首梁振英支吾「早一年諮詢也不會早一年普選」的歪理,繼續佇立原地之際,外圍已經鬧哄哄,政改的民意爭奪戰已經開始: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走入立法會發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和中央依法享有的權力得到保障」及反對「佔領中環」運動的一番政改言論,是為了爭奪民意支持;真普選聯盟公布一些學者顧問絞盡腦汁草擬的政改方案,正諮詢公眾,民主派未來數月分頭落區辦研討會、民調、籌款,是為了爭奪民意支持;戴耀廷教授費盡唇舌,到處講解「佔中」公民抗命運動與真普選目標的關係,是為了爭奪民意支持;左派傳媒鋪天蓋地洗腦式抹黑「佔中」,同樣是爭奪民意支持。
得到「人民授權」的方案才會投下贊成票
特區政府已經「輸在起跑線」,愈遲推出政改方案諮詢香港人,在這場民意戰只會愈落後於人,輸得更慘,管治不濟的局面繼續沉淪,為北京添煩添亂,與人無尤。話說在前頭,屆時別諉過於落力爭取達至真普選目標的民主派。
記者常問,公民黨會否與中聯辦就政改「談判」?我回答記者或「收風人」,都是這樣說,假如公民黨與中聯辦「傾」,無論賦予其意義是交換意見、互相游說、商量、辯論抑或談判,到頭來,仍然是一場民意戰。中聯辦若有半點幻想可再用2010 年的操作方式,這懸念大可以拋到九霄雲外。日前在立法會飯局中,我跟鄰座的中聯辦研究部部長曹二寶如是說。
具體而言,北京有任何政改方案,即使閉門向公民黨曉以大義,甚至說服得了公民黨,這方案依然要放在陽光之下,問過香港人同意不同意,與其他政改方案爭奪民意。一個得到「人民授權」的方案,公民黨在立法會表決時才會投下贊成票。「人民授權」一點也不抽象,可量化,例如委託港大鍾庭耀做全港性民意調查或公投。
我落區談及政改時,有街坊除了說期待2017年有權投票選特首,亦認為應該有權提名候選人。真普選聯盟正諮詢公眾的普選特首方案,建議之一是獲得2%登記選民(約7 萬至8 萬人)簽名支持便可成為候選人,是一種「公民授權」的提名方法。張曉明在立法會飯局中否定這方式,他說,《基本法》沒有公民提名這選項。
違反《基本法》與否有時不是法律問題
我必須可悲地指出,任何建議違反《基本法》與否,有時不是法律問題,是政治問題,2010 年民主黨提議立法會新設「超級區議會」議席,初時,建制派人士包括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批評此建議違反《基本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但後來北京同意這建議,事情就突然「可變通」,違反《基本法》或人大決定之說當粉筆字抹掉了。
近日有個傳言,北京考慮降低普選特首的入閘門檻,不設篩選,條件是香港法律條文列明中央政府對特首的任命權和罷免權,中央政府任命普選產生的特首後,如果認為他違抗中央,可即時罷免他。
倘若中央任免權是換取真普選的條件,那麼,北京或特區政府儘管提出這「套餐」,而一定要有實質內容,說明哪些情况就要罷免特首,公開諮詢香港人是否同意這「套餐」。假如像特區政府2001 年修訂《行政長官選舉條例》時想用「任何情况」一詞,賦予中央不受限制的罷免特首權,我不相信香港人會同意。民意爭奪戰一旦展開,就不回頭,也沒有讓賽,北京或中聯辦若再用「閉門箍票」策略,只會徒勞。事實上, 「人民授權」一點也不可怕,而且是香港追求良好管治的最有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