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大學中期試,教的一科叫政治與時事,給同學出的其中一題是:That Chief Executive CY Leung is facing a governance crisis. Do you agree?梁振英正面對管治危機,你同意嗎?
大多數大學生霎時答來,都以感情出發。對呀,見梁氏聲望江河日下,他的管治團隊中,似乎除了個講公共衞生的高永文醫生,其他的,香港人見了,彷彿都有擺擺手「算罷啦」的景象。即使套上馬契維尼的「政治非道德」主義,梁振英就是連作點親民狀都費事──記得嗎,不需選票的溫家寶,都會在新春下鄉到農村吃餃子去。
香港確有亂象,梁振英確有誠信危機,但這是形而上的,不見得有人呼籲罷工罷課罷市。警察照樣捉賊,交通燈如常換燈。只有小部份同學記得,香港號稱行政主導,在立法架構,有保皇一族哈腰弓背簇擁着去;在行政層面,有北京在背後這個垂簾指點。梁振英的管治,就給罩上保護膜,「安全」得很。
這份安全,套用網民術語,也就是個膠字。一字記之曰Plastic。梁振英振振有詞講意識形態之際,一定硬膠;用上語言偽術時,就變軟膠,跟香港人扭盡六壬。
像那份介紹政改的官方單張,印刷粉紅嫰綠好斑斕,裏頭有連環圖,先畫着個特首當選人公仔,加上英文字Congratulations!?恭喜!跟着兩幅說:「當選人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成為行政長官」。然後問市民:「應否修改本地法例,跟進中央就任命行政長官的決定?」
嗄?講乜?恐怕十個香港人中,不離八九都不明所以、不知所云。政府問不出口,不敢好好地提出的是:若一個不好選了個北京不喜歡的新特首,中央大爺拒絕任命,香港點算?這是一項挾持、也是一款恐嚇。
政改假諮詢,詐詐諦諦也跟香港人玩時序。嗱,暫且無政府方案,市面就喧嘩那五個月的諮詢期,明夏或更後宣佈諮詢結果,再近冬天,亦即明年此時,才推正式的(愛國愛港)普選方案。你要聖誕假期佔中?好凍的呀。看,軟硬膠俱備。
不如提早佔中?這個,老早講明佔中係公民抗命,而公民抗命的定義,是要already exhausted all legal means,已用盡一切法律途徑仍不得要領。政府拖,香港人就被動地由得它拖?奈何。或另闢蹊徑?
倒董建華時代,曾有許多人引述路易十五的一句:Après moi, le déluge,英譯After me, the flood,「我之後,來了大水」。之後就是法國大革命。今日同樣適用。香港該好生民主浪潮。擔心水透不過膠?不怕,民主熱火融得了膠。只須小心燃燒過程中的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