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學懂隱瞞歷史的 特區政府

分享給朋友

19/05/2011

觀點 – 學懂隱瞞歷史的 特區政府 黎廣德

過去數周,幾萬名市民跑到剛修復的古蹟景賢里參觀,均獲派發一份精美的介紹,上書: 「景賢里的業權於2007 年易手,同年9 月,大宅的屋面琉璃瓦和裝飾構件遭拆卸。事件引起社會極大關注,要求保育景賢里。政府即時採取行動,發展局長於2007 年9 月14 日出席古物諮詢委員會特別會議,會上一致同意根據條例將景賢里列為暫定古蹟,並於翌日刊憲,即時生效。」

市民先被引領觀看一套全長24 分鐘的紀錄片,由林鄭月娥局長親身解說復修景賢里的過程如何艱辛,最後的結語強調復修古蹟的意義:為了「教育公眾有關保育的價值和重要性」〈註一〉。

隨後進入大宅參觀的市民,莫不驚嘆這座「中國文藝復興式」建築之美。設若他們對4 年前景賢里的遭遇一無所知的話,必定心懷感激,咸認為發展局英明果斷之餘,更多謝特區政府保育文物的德政。

為什麼2007 年9 月前景賢里的遭遇,在官方的紀錄變成一片空白?

保育景賢里卻抹去歷史

溫家寶總理經常掛在口邊: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這句古語放諸景賢里,稍嫌沉重,但用於特區政府的文物保育政策,卻又未嘗不可。

特區成立後,景賢里首次成為傳媒焦點是在2004年初,當時業主邱氏招標出售大宅,長春社在時任古諮會委員陳偉群博士的提示下,發起「拯救景賢里運動」,要求身兼古物事務監督的民政事務局長何志平,把景賢里列為法定古蹟,並倡議市民以「一人一元」的方式集資投標,最後業主暫停出售物業。古諮會亦認同景賢里極具歷史價值,敦促政府盡早行動。

隨後3 年,長春社多次催促政府不要拖延,景賢里業主邱木城亦致函民政局長及特首曾蔭權,要求磋商保育方案,但均石沉大海。直至2007 年7 月大宅業權即將易手,長春社緊急致函林鄭月娥局長及古物諮詢委員會,卻收到覆函表示「古物古蹟辦事處正進行有關建築物的歷史價值研究」。覆函日期是8 月13 日,剛好是全球現場直播景賢里被「煎皮拆骨」前的28 天。

以上是官方宣傳抹去的歷史。

文物保育見步行步

事實上,景賢里「民間倡議、公家拖延、私人破壞、政府干預」這段遭遇,正好反映香港發展史的盲點,特別值得保留在公眾記憶中,以為後世之鑑。

歷史,往往是不方便的真相。香港人厚道,多數市民無意追究民政局、發展局和特首辦的責任,對於古蹟能修復八成已覺萬幸,遑論要求有關官員承擔顢頇誤事的公帑損失。但隱瞞史的代價是官員變得剛愎自用,劣政毋須檢討,一錯可以再錯,市民還會誤把劣績當作德政。

2007 年景賢里出事後,民間要求政府汲取教訓,修改條例,制訂全盤保育政策,使歷史建築物的私人業主有所依從,締造公眾與業主雙贏的局面〈註二〉。可惜林鄭月娥局長拋給立法會一句話「修訂條例太複雜」,自此一拖至今,文物保育政策仍然停留在見步行步的階段,不少歷史建築就在這4 年間無聲無息地消失。

一個現成的例子是位處山頂的何東花園,業主同樣以拆卸古蹟要脅,林鄭月娥局長迫不得已,在今年1 月把物業宣布為臨時古蹟。由於並無政策法規依循,最終結果難以逆料。

中區警署遺址前景未卜

事實上,近年比較成功的保育項目,都是公民社會努力「教育『政府』有關保育的價值和重要性」所致。例如特首曾蔭權的童年居所——荷李活道前警察宿舍——政府當初堅持拆卸重建,直至中西區關注組要求進行考古發掘,政府始發現中央書院遺址,起初還不願公布結果,最後民間團體公開自行拍攝的考古發掘照片,發展局才一改初衷,決定原址保留宿舍作為創意產業中心。

上述這段民間貢獻的史,同樣沒有在官方紀錄上出現,而政府亦可能因此重蹈覆轍。政府在2007年把中區警署建築群的發展權交給香港賽馬會,馬會在今年初秘而不宣,進行考古發掘,直至本月初由《南華早報》調查披露〈註三〉,才承認發掘出歷史遺蹟,但不肯透露詳情,卻匆忙由城規會通過了發展計劃。古蹟辦受發展局長領導,對此事噤若寒蟬,公眾至今無法知悉歷史遺蹟有多大範圍?價值有多高?新建築物會否對遺蹟造成破壞?

為了復修景賢里,對於眾多專家和工匠的努力,我們自當感激。但主事官員把「補鑊」視作「里程碑」,毫無歉疚之餘還往自己臉上貼金,實屬城中奇聞。政府官員希望市民銘記他們的德政,忘掉在任期間的缺失,這是人之常情,但將隱惡揚善用於公民與政府的關係之間,只會有害無益,誤國誤民。

見微知著,特區政府今天不惜隱瞞4 年前不光彩的一頁,更拒絕訂立旨在保存政府紀錄的檔案法。長此下去,我們的子孫還能看見多少香港歷史的真相?

 

〈註一〉見政府網頁www.heritage.gov.hk/tc/kyl/background.htm

〈註二〉見公民黨《文物保育政策立場書》,17/4/2007,www.civicparty.hk/cp/pages/reports-c.php

〈註三〉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Calls for disclosure over relics found at police stationsite”, 27/4/2011

分享給朋友

  • The Civic Party respects your personal privacy and is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your trust and confidence. We believe in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The purpose of collecting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form is to complete the purchase concerned and allow the Civic Party to contact you in the future. We are the sole owner of any information we collec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not lent or sold to anyone for any purpose.

  • The Civic Party respects your personal privacy and is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your trust and confidence. We believe in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Please take the time to read this policy, and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We strive to protect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you may provide us but by law we must allow inspection of the volunteer register. Your personal data will be put into our volunteer database and will be used only for the purposes of arranging volunteer service and communicating with you. We are the sole owner of any information we collec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not lent or sold to anyone for any purpose. You may contact us for enquiry, updating or ceasing the use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 公民黨絕對尊重閣下的個人私隱,並會將資料保密。我們會妥善保存閣下提交予我們的任何個人資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我們。閣下在此表格提供的資料,只用於處理是次購買以及日後與本黨之聯繫。閣下的資料絕對保密,只供本黨保存和參考,絕不會外借或出售,或透露予任何第三者。

  • 公民黨絕對尊重閣下的個人私隱,並會將資料保密。我們會妥善保存閣下提交予我們的任何個人資料。請細閱此私隱政策,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我們。我們藉此表格收集 閣下資料的目的,是處理 閣下的義工申請,閣下所提交的個人資料將儲存於本黨的義工資料庫內,並只會用於本黨安排義工服務及與閣下通訊的用途上。閣下的資料只供本黨保存和參考,絕不會外借或出售。如欲查詢、更改或要求停止使用你的個人資料,請與本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