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五立法會表決二○一二政改方案,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在總結發言中批評公民黨不懂「良禽擇木而棲」這簡單道理。
「良禽擇木而棲」出自《左傳》。三國時代,群雄爭霸,求才若渴,說客利誘良將易主變節都用這比喻:「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承蒙林局長把公民黨比作能成大器的「良禽」,可惜林局長未能拿出良木,打這比喻,反而自暴其短。
「一人兩票」絕不等值
公民黨不支持二○一二政改方案。特首選舉方面,八百人選委增至一千二百人,比○五年方案還要差。立法會選舉新增五個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由四百餘名民選區議員互相提名,三百餘萬選民投票產生,謂之「一人兩票」(一票地區直選,一票功能組別)。
「一人兩票」表面動聽,但這兩票絕不等值,而且為功能組別鳴鑼開道,把畸形制度合理化。民主派一直要求廢除功能組別的普選路線圖,但二○一二方案走「溝淡」路線,民主黨議員張文光解釋:「直選會逐步包圍及孤立功能組別,時機一到,揭竿起義,將功能組別廢除,送入歷史博物館。」但他沒有說,「揭竿起義」的時機何時到來?從「溝淡」到「最終取消」要多久?是否來得及二○一六、二○二○兩屆立法會內達致真普選?
增加五個「溝淡」議席,對現有三十個功能組別毫髮無損,他們不會自動放棄特權,客觀上反而增加了將來廢除功能組別的難度。
再看既得利益者和當權者怎樣說。自由黨主席劉健儀表示這代表功能組別可保留;香港總商會主席胡定旭日前在《南華早報》專訪中亦表示,「一人兩票」在五個區議會功能組別行得通,也可推廣到商會提名,市民投票。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早於○八年一月《亞洲週刊》專訪中建議,「可以在《基本法》規定的政治制度發展空間調整改善,使它達到『普及而平等』:例如,選民可以包括全港有資格選舉的公民,選出所屬功能組別代表,同時保留地區直選的議席作為雙軌代表制。」現在的局面,不就是按照他們的劇本,把小圈子提名選舉正常化嗎?
新增五席,三百餘萬選民可投票,但僅四百餘名民選區議員有權提名和參選,其小圈子程度與其他功能組別不相伯仲。《基本法》第二十六條保障的不單是投票權,亦有參選權,而提名機制正是控制了參選權。透過提名程序確保某些議席預留給指定界別,界別之間票值不均等,都違反真普選原則。
民主運動主角是人民
公民黨願意開放討論任何中途方案及如何達致真普選,惟最終不能違反「普及」「平等」投票權和參選權的原則。「一人兩票」好比落在民主土壤的一粒壞種子,提供了永久保留功能組別的藉口,這條路走歪了,只會偏離普選目標越來越遠。
不能支持方案的另一理由,是太多留白,提名門檻、選區劃界、選舉方法全無細節,又不公開諮詢,只是數夠票,就要求立法會匆匆通過,對公眾沒半點尊重。
其實民主運動的主角從來都是人民,無論是否支持二○一二這中途方案,今天七一遊行更加需要走出來,向當權者展現團結力量,不要被分化,顯示爭取真普選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