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突然盯上了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為甚麼?
「你稱自己是香港人?中國人?香港的中國人?中國的香港人?」97年起鍾庭耀每年至少兩次做這項民調,最新一次結果上星期發表,僅16.6%受訪者稱自己是中國人,創12年來新低,這比率向來有升有跌,沒有引起公眾太多注意。
但郝鐵川反應很大,罕有地約見部分本地電子傳媒,高調批評鍾庭耀不科學、不合邏輯,反建議他問香港人﹕「現在你是中國人還是英國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只是郝鐵川一個引子,接下來左報多篇文章批評,連消帶打,才道出真正矛頭是指向鍾庭耀3月23日「全民網上選特首」活動,批評這是「另一次變相公投」,「干擾」3月25日只容許1200名選委投票的特首選舉。
鍾庭耀早前透露,目標是8至10萬人參與網上投票,選委可參考這結果,忠實地按民意投票選出下屆特首。
公投,在某些人眼中有如瘟疫。04年張超雄議員在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會議中動議「就07、08年直選舉行全民公投」,議案即使通過對政府也沒有約束力,但委員會主席呂明華聞風喪膽,急急召喚建制派議員回來投票否決議案。2010年公民黨與社民連5位現任立法會議員辭職重選,推動五區公投運動,港澳辦與中聯辦高調分別發表聲明,「嚴重關注」五區公投公然挑戰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和《基本法》,特區政府呼籲選民不要投票,其後強推「遞補機制」,目的亦是避免公投及削弱公民參選權與投票權。
香港沒有公投法,民主派只能盡力推動沒約束力的公投。2007年梁家傑與曾蔭權競逐特首,何秀蘭等人舉辦特首選舉民間公投,約8000市民投票。下周日(1月8日)泛民初選,在各鐵路站搞全民ipad投票,由市民決定何俊仁或馮檢基代表泛民參選特首。
要挑剔起來,這幾次公投與鍾庭耀的網上選特首都有不夠科學之處,參與率太彽。香港人務實,如果投票無即時效果或影響力,未必有興趣參與,寧願有需要時上街怒吼示威。公投比上街需要更多資源,但毋需爭拗參與人數,毋需爭論參與者是否有多元訴求,但願香港人好好珍惜這些權利和機會,以文明方式表達個人意願和展示人民的集體力量。
鍾庭耀的「全民網上選特首」何懼之有?欽點者怕3月23日的民意與25日的小圈子投票結果落差太大?怕初登場的新任特首缺乏認受性顯得太礙眼?若然是一人一票選特首,而又不設高門檻篩選參選人,真正民選特首,鍾庭耀就不必大費周章了。
當權者怕公投,說到底,就是怕民意。當權者越阻止,這一票越值得投。這個星期日,到附近鐵路站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