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電廠洩漏輻射事故對人命傷亡和食物鏈遺害之深,再次喚起世界各地反省應否減少甚至終止核能發電,但謠傳香港下輻射雨、食鹽可防輻射,甚至鹽焗雞都可抗輻射,實在是無稽的自製恐慌。
別以為盲搶鹽是深水埗、觀塘、荃灣舊區師奶、老人家才會做,上星期鬧鹽荒時,我認識的半山居民打電話及專程到中環置地及西九圓方360、IFC City Super等高級超市買380元一包的特級貴價鹽都撲過空,亦有朋友拜託英國親友郵寄鹽回來應急;周末下雨,我朋友的秘書請假不上班,避免在室外沾到輻射雨。日本未亂,香港先驚。
我們不要盲目恐慌,但亦不可以過份放心。人算始終不如天算。專家盡其所知分析數據,訂下嚴謹標準,採取安全措施。但人類不可預計的事情實在太多。百年一遇的水災、旱災、地震、海嘯…..等絕不罕見。面對大自然,人始終渺小,生命脆弱,瞬間浩劫,何況核事故不同其他災難,禍害廣泛而且長久,我們有責任為下一代設想。
官員與專家都大派定心丸:目前中國共13台核電裝置運作正常和安全,所有核電廠都要接受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 )監察云云。
福島核電廠何嘗不是一樣受IAEA監察。但發生事故後東京電力公司承認,日本9級地震海嘯前10日,福島第一核電廠6個反應堆的維修報告做過手腳,亦有報導指監察如何疏漏。就算安全監察系統如何密不透風,但防止不了貪腐、過度自信、推卸責任、疏忽等人性弱點,大亞灣核電廠距離香港僅50公里,一旦出事,香港700萬人如何走避?而且,廣東省何止一個大亞灣核電廠,還有嶺澳和建設中的嶺東、台山、陽江核電廠,有報導稱肇慶、海豐、陸豐、揭陽與韶關等都積極向中央政府爭取興建核電站,香港無奈地身處核廠陣中。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未來5年,全國尤其沿海地區多建40座核電廠。
特區政府假設香港未來10 年用電量增長40%,是否誇大?目前核能發電比率約23%,計劃提升至2020年的50%,比重高於天然氣、燃煤和可再生能源,是否沒有其他選擇?
中國未來5年核電發展要加大3、4倍,步速是否太快?人材是否足夠?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康日新在核電工程招標過程中舞弊,至今真相仍未披露。?總日前提到中國面對最大的問題──腐敗,會否牽涉核電廠運作?
日本災後9天在宮城縣廢墟找到奇?生還者,80歲祖母阿部壽美和16歲男孫。他們捱過零下4度天氣,靠雪櫃僅餘的乳酪頑強地求生,終於等到救援。
我為阿部?孫高興,向福島無名英雄致敬,傷心他們要為其他人的錯誤而付出沉重代價。
假如我們都可停一停,想一想,如何避免三里島、切爾諾貝爾、福島等核電事故?我們可否承諾節能?要求政府發展較安全的可再生能源?我們有選擇,今天的決定,影響深遠。
一年一度「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今年訂於3月26日晚上8時半舉行,我們一起熄燈一小時,支持低碳節能生活,同時為日本死難者禱告,為努力重建生活的災民和無名英雄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