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助理上月弄瓦之喜,她說BB手腳纖幼,腳帶容易滑落,在產後病房裡BB的腳帶一度遺失,護士大為緊張,找了很久才在床褥縫隙中找到,核對無誤。BB的樣子天天在變,但我的助理沒有懷疑抱了別人的BB回家,因為分娩時醫生借助吸盤把BB吸出來,BB頭頂紅印一星期後才漸退。
今個星期的大新聞是伊利沙伯醫院擺大烏龍,兩名差不多時間出生的女嬰身分對調,幸好「醒目」媽媽發現嬰兒識別身分的手帶掉了,而在嬰床上找到一條不屬於「女兒」的手帶,從而揭發事件,兩名嬰兒經DNA鑑定後,重投親生父母的懷抱。總算是虛驚一場。
33年前在贊育醫院出生後被「調包」的李國賢卻沒那麼幸運,他長大後於07年才發現與「母親」沒有血緣關係,可惜經過醫管局及傳媒兩年來不斷呼籲,至今仍未找到親生父母。
其實「調包」事件,並不出奇。50多年前我有類似經驗。
我小時候,母親曾多次提過,當年我在瑪麗醫院出世後不久,護士將新生嬰兒交給她餵奶時,她發覺女嬰身上的衣服不是她入院時帶來的,頓時生疑及查詢,院方發現錯將同房產婦的女嬰與我調換了,再把真正的余家大小姐抱來給我媽餵奶。
那個年代科技未進步到有DNA測試,產婦亦很少追究。每次提起此事,媽便笑著說,我的長相十足似爸爸,毋須檢驗都可肯定是親生骨肉。
看到最近這則新聞,不禁想到假如當年母親不「醒目」,沒發現「調包」,我不是生長在余家,今天會如何?
去年我在雅虎專欄《悄悄話》中寫信給母親,提到她追求完美,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強人,家中無上權威,嚴師多於慈母。好友詹德隆看過後,認為我今天的一切,皆因母親。他提到前美國總統詹森的話:A successful man is either trying to live up to his father’s expectations or make up for his father’s mistakes”。(一個成功的男人不是因滿足父親的期望,就是想彌補父親的不足。)詹德隆說這話適用於任何人—不論成功或失敗,男子或女子,其實我們每人的際遇或多或少都有父母種下的因果。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在他Audacity of Hope 《無畏的希望》一書中亦引述這一句說話,1988年他回到他父親的出生地肯亞尋根,是他人生轉捩點,奠定奧巴馬從政的生涯。
人的一生,很難說是先天或後天因素居多,但肯定的是,換了在另一個家庭成長,我的人生故事必定改寫。
請醫護人員不要粗心大意,可知道,當你們為每名初生嬰兒繫上手/腳帶時,絕對不是例行公事,而是十分神聖的動作,一繫上了,便決定這BB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