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伯年過七旬,每日在銅鑼灣街邊擺檔賣炭燒雞蛋仔,已經二十幾三十年,舊式炭燒製作方法幾乎失傳,故此得到熱心網民在食評網極力推介。人怕出名豬怕肥,吳伯說今年已被食環署檢控了7次(食環署發言人說只是5次),愈來愈頻密,最近3次在10天內發生,每次罰款約800元,充公價值約2,000元的謀生工具。
最近一次在星期日,吳伯一開檔便遭9名食環署販管隊人員團團圍住,附近茶餐廳伙記聞風而至聲援吳伯,亦有數十街坊抱不平,指摘執法人員不近人情,警員調解不果,僵持一小時後,吳伯還是被拘控了,生財工具被充公,他明日(4月21日)又要上庭。
類似的無牌小販事件每隔一段日子就會發生,而每次食環署都會蒙上欺凌老弱的惡評。去年,74歲張婆婆在觀塘無牌擺檔賣風濕膏指甲鉗被拉,跪地求饒,路見不平的70歲徐伯也被拘捕;前年,中環數名街邊擦鞋匠頻頻被檢控阻街,後來食環署破例向他們發牌。這些無牌小販皆老邁,走鬼能力低,販管隊人員拘捕他們易如反掌。他們另一共通點是寧可出賣勞力養家,也不要領綜援。
事實上,根據食環署指引,應酌情處理老弱傷殘無牌小販,先警告和驅趕,不會立即執法拉人。但針對吳伯事件,食環署發言人解釋,對乾貨無牌小販會先警告,但為保障食物和環境衛生,熟食無牌小販會即時被拘控,毋須預告。
病從口入,食環署緊張熟食衛生工作,值得讚許,但僵化、頻密缺乏同情心的行為,只會激起民憤。雞蛋仔、咖喱魚蛋、煎釀三寶、缽仔糕之類民間小食,成本不高,本可讓弱勢社群小本經營,但現在這行業都被逼入舖交貴租。吳伯現在需要的,是一個謀生環境多過政府派6,000元,6,000元只夠他兩、三次交罰款和重置謀生工具。
食環署並非鐵板一塊,曾經以「切合保留富有傳統特色小販行業的社會訴求」為由,重新簽發雪糕車流動小販牌照,亦曾因「情況特殊,數目有限」發牌予中環8名擦鞋匠,今次,它都可以考慮吳伯的炭燒雞蛋仔是否符合傳統特色、情況特殊、數目有限等因素,發小販牌給他。
這兩天收到一些電郵,都在談如何協助吳伯,有的甚至提議,香港何不像台灣夜市般容許小食檔合法經營,而又有衛生管理,打造成旅遊區。這是一個好主意。
但願食環署給弱勢社群一條生路,給議員和市民一個機會表揚它以人為本的政策。我呼籲大家到這群組「爭取發牌給炭燒雞蛋仔小販吳伯」,click「讚好」,支持食環署發牌給有特色的小販。
*「爭取發牌給炭燒雞蛋仔小販吳伯」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7%88%AD%E5%8F%96%E7%99%BC%E7%89%8C%E7%B5%A6%E7%82%AD%E7%87%92%E9%9B%9E%E8%9B%8B%E4%BB%94%E5%B0%8F%E8%B2%A9%E5%90%B3%E4%BC%AF/20935232909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