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孚的故事,我牽涉其中訴訟,是發展商的被告之一,原擬暫擱不寫。
但上周六在本報讀到奇文,作者乃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鄭赤琰;那篇大作,作得就作,堂堂學者,對美孚居民的抗爭豈止一知半解,根本就是無知評論。乍讀,還以為奇文登在《文匯》、《大公》一類的招牌。因為當中的失實、以至政治亂套,必須駁斥,以正視聽。
4月一個黃梅天早上,很有點淒風苦雨,陪著CNN的採訪隊巡遊美孚新邨那個問題地盤——確是奇景,香港這個亞洲國際都會,會出現這麼一幅畫面,有地產商著著得政府批准,在你家的露台一米之遙,伸手可及地起一幢高樓,那份失驚無神、兜口兜面,就聽採訪隊中人予以置評:This is quite incredible。美孚的故事,終於上了國際新聞。
為民請命有何不可
鄭赤琰的大作這麼說: 「……有政黨見機不可失,把美孚居民當成苦主,以作發難;政黨不但參與抗爭行列,還採取法律行動,認定政府在批出這項工程的賣地程序上有不法行為,企圖以訴訟扳倒是項工程」。
首先,如果閣下好好住的一個家,忽然要「面壁」,忽然變成密室,你也會覺得苦。美孚那一大班小業主確是苦主,不用被「當成苦主」。而「政黨……採取法律行動」云云,奇怪,怎地本人未曾聽聞。請問鄭氏,到底是哪個政黨幾時採取什麼法律行動?還請公告。
事實是,美孚居民在申請法援,圖進行司法覆核,向法庭申訴政府有行政失當之處。美孚苦主的代表,主要是退休教師,自有識見,不必去企圖侮辱人民智慧。
但講到底,若真有政黨如此出手幫忙,又有什麼不可?政黨不是應該為民請命的嗎?卻只見鄭氏下筆,不管facts or the truth,漠視事實與真理,總之求其兜亂。
鄭又跟提到涉事的發展商(招牌「祥達」,有理由相信幕後乃新世界發展), 「採取法律手段控告幾名參與阻止施工的滋事者」。只得「幾名」「滋事者」?作者似乎又不知道,發展商要告的第七被告,可以涵蓋近千人。該文續說, 「政黨的律師更是挺身而出,以正義自恃,爭相說要義務打官司」。
真係?且要「爭相」?請問是哪幾位,煩請介妱。
在別的法庭個案,也曾見有政黨律師——譬如說,為被控阻街的街頭賣藝人——挺身而出,以正義自恃,義務代打官司。仍是一句,為民請命,不見得哪個香港市民覺得有問題。
鄭文標題〈反地霸變成政治亂套〉,要說的中心思想,是反地產霸權一場社會運動,原來係不尊重私有產權:
「想不到社會主義不來剝奪的一項核心價值,反而在自由主義的香港,有人竟在這麼一項涉及個人自由民主的核心權益發動社會運動, 大事撻伐這個『私有財產權』」。
奇文共賞!勢估不到,這種話會來自教政治的人。原來發水樓只係幻覺;紅灣半島、嘉亨灣等醜聞純屬吹水;原來發展商如何在公契上偷呃拐騙業權份數,都係合情合理;而大角咀港灣豪庭十萬呎私人花園,可憐小業主給誤導為「私有財產」,忽然又給揭發為公共空間,大概也不准申訴了。
就美孚一筆,更要煩請鄭赤琰先細讀本報新聞版的有關詳述,不要妄下評論。
報道包括港大房地產學者姚松炎(亦有建築師吳永順的網上鴻文)清晰指出,美孚那塊問題地盤的發展潛質份數,老早已給納入現存毗鄰的美孚第八期,今天可以再起樓的份數係零;夾硬要起,政府聲稱那是個獨立地盤,即是由美孚八期取回先前已用的份數,等於把八期業主的家變成非法建築。這些業主的私有財產權,又怎麼說?
「七一」遊行「幫兇」上街鄭文再來一句: 「如果地產發商這多年來的房屋建設的行當,真的如他們說的『地霸』,那麼所有港人買房置業者也就是地霸的幫兇,或者本身也成了小『地霸』」。如此無限上綱, 近聳人聽聞。依此推理,我反曾蔭權政府行政霸權,但一直有交稅有交差餉,亦即曾蔭權的幫兇?自由主義的底線,是有選擇自由。請先審視香港的房產土地壟斷,官商交易中尖叫似的勾結,不要信口開河。
「反地霸變成政治亂套」? 「撐」地霸變成政治亂套!今年「七一」大遊行的第一句口號,就是「反地產霸權」,且看屆時有多少鄭赤琰口中的「幫兇」上街。
鄭文諸般大錯,最後要提一個小錯,依然同樣可笑。
話說有示威者到新世界旗下周大福珠寶店抗議,帶同「拜山」物品,這不是我個人的選擇品味,但公眾地方,表達自由;卻見鄭赤琰寫下事發「清明節當天」。
拜託,那日是五一勞動節。這樣基本的事實一樣錯,鄭氏行文的一副「一切想當然」,可想而知。
美孚的故事,終於大大地見傳媒天日,始於「千人瞓街」墟冚一幕,是居民已作決定後,政黨方得通知。之前,他們曾在立法會門外紮營絕食,夜半瞓街,就是沒人理……。人生苦短,即便世道已慣,總要堅持一點公道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