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靠得住」,下句是「豬會上樹」。這句廣東俚語,之前不識,當自《信報》最近一篇米松的「飽食集」。這類坊眾的話,原本可以一笑置之,是百姓相對衙門的傳統心態罷了。況且,就像許多的一概而論,總有欠公允。也識得一些本市高官,包括資深的警務人員,確有其真心為人民服務的印象。
可惜的是,曾蔭權真的證明高官靠不住。而我對豬一語的唯一遺憾,純粹是有姓別歧視之嫌。不日會去一問彭志銘。
大前夜,與彭志銘在尖東噴水池旁的露天茶餐廳吃麵,聽文化人細說廣東粗口因由,來去查實不過五個字,第一個是動詞,其餘都是名詞,分別是三男一女……構成間歇有噴麵的傾向。
政府行政的鬧劇
噴水池旁樂聲震天,那是公投運動的最後造勢大會,全場氣氛溫柔地激烈、理性地喧嘩。不,一句粗口都沒有。集會在十時左右結束。十時半,曾蔭權宣布,他不會在投票日,即昨天,投票了。
曾蔭權說,那是他「個人」的決定—真的?北京老爺們毫無提點?恐怕信唔過。曾又補充指出,他的個人同時亦是「團隊」,因為他的問責團隊也認同他的想法,一樣不會投票。又真的?恐怕就是要「跟老細」,根本無選擇。
不管是問責什麼部長、高級公務員,或任何公帑支高薪的人,都是高官,就不會去投票,費事給人影相呀,真是「博炒」嗎?看二○○三年反二十三條一役,練乙錚在集會上給拍照後的際遇。
特首和高官投票與否重要嗎?論實際的票數,一點也不重要。但在政府施政層面的意義,卻是無比大的象徵。對不起一個特區之首,一個公僕的個人選擇,確是比一般人少。他可以決定吃雲吞麵抑或魚蛋麵,固然亦可以投白票廢票,但在投票與否這種公眾事務上,政府根據法例要搞這一場補選,戲台都已搭好,政府之首卻說,我不唱了。
這是政府行政一場不折不扣的鬧劇,不管新聞與歷史,都要好好記一筆。這個特首的個人決定,延伸至他的團隊決定,延伸至他團隊的團隊的決定,隨時就阿米巴似地繁殖下去。會不會就此影響投票結果?有沒有犯法?當然,這是非一般的補選,給叫做變相公投。於是有說,哦,那就是另一層政治色彩,「不一樣」的選舉,如果曾蔭權及高官去投票,就是變相承認這一場變相公投,就不得了。
不投票可笑可悲
這種論點缺乏邏輯。因為這個小小政府加北京「大人」,老早就說公投之議不符《基本法》,但是,講到底卻又要承認此舉合法得很,因為一項最基本的法律精神,是 What is not disallowed is allowed —《基本法》沒寫明大家可以呼吸,難道未得批准之前,先要練習集體閉氣?政府有責任搞好一場補選,技術上來說,一點風險都沒有,甚或可大剌剌說明,「什麼公投嘛,政客妖言惑眾耳」。
這一次,行政一權卻連最起碼的 technically correct 都做不到,因為曾蔭權及其嘍囉更在乎要 politically correct,技術上沒問題是一回事,但要跟中共學習玩意識形態,就要分清形勢,誓不投票。這是個可笑可悲的舉措:不情不願搞個派對,然後自行杯葛。
意圖為曾蔭權說項,說因為這次選舉另有「色彩」,另有「意義」,所以特首及其幕僚決定不投票亦情有可原云云,是危險的講法。依此推理,以後任何一場政治選舉,只要任何一個招牌,在每區都派人出選,然後提出任何議題—香港交通左上右落、改為左落右上—再呼籲道:投我們一票就是同意我們的議題,亦是「變相」公投;又或是哪個陣營純粹在選舉中加「色彩」、加「意義」,總之是加鹽加醋,特區之首就務必要宣布,他不投票了?
曾蔭權官僚出身,沒有(正式的)政黨背景;而公投結果,眾所周知,亦根本沒法律約束力。曾蔭權一黨,到底怕什麼呢?
就像共產黨,嘴裏嚷嚷為人民服務,最怕的終歸是人民。曾氏一黨一邊面對北京龍顏慍怒,不知所措;另一邊,是真正擔心投票率若偏高,民主派會自此挾以自重。於是一不做二不休,投票前就擺明車馬,身體力行:「本政府不承認什麼公投結果。」
打壓愈大 反抗愈大
打壓愈大,反抗愈大。曾氏在投票前夕(well,差個半鐘頭)的舉措,隨時有曲線助選之效。港大的民意調查,一直見投票率在三成以下徘徊。若投票率比預期較滑頭,「香港仔走精面」,其餘的氣質,已跟當年的「民主功臣」董建華不遑多讓。
網上有年輕人來提議,公投過後,搞十萬人包圍立法會、政府總部及中聯辦,分開三批,輪流行事。這個,在眼前的政治氛圍中,會有許多香港人擔心「出亂子」,未必成得了事。但公投一筆最大的成就,除了造就社會上一股凝聚力,更會嚇窒一些或會倒戈的民主派議員,不會就政府的政改方案投贊成票,令政府不夠票,政改方案過不了。
個人選擇,是香港政制寧願原地踏步,也不要踏出政府指示的一步,跌落已設計好的泥漿坑渠,以後水洗唔清;,多了議席,多了人民代表,就等如普選。終極目標,就是鞏固功能組別的「功能」,萬世長安。.
上述米松的同一篇「飽食集」文字,另有這麼一段:「在當前的特區政府,還有一個名門大派,那就是『蔭權派』。曾蔭權出任特首後,即倡議『親疏有別』,呼朋引伴,結成了一個看似無遠弗屆的裙帶關係網。」加上大地產商在功能界別穩操勝券的票數,香港的政治前途下一步只會是「英年派」。根本沒有前途。
「高官靠得住」,下一句是「豬會上樹」;民主陣營在公投一役意氣風發過後,要好好籌劃的,是下一步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