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五都選舉結束,國民黨保住了三席,執政國民黨在台北、新北超乎預期大勝,台中則出奇地由預測大勝變成險勝,至於南部的台南與高雄,則是比想像中還要敗得慘。
看同聲同氣的隔離鄰舍實踐民主,即使隔岸觀火,但以彼度己,仍然很生出旁觀者的一派亢奮,兼悲喜交集。
這次選舉結果的戲劇元素,頗堪咀嚼,首先在選舉之前一晚,有疑似黑道人物衝上台槍擊連戰的兒子連勝文──六年前總統大選前一日的「三一九」槍擊案,又恍似重現台灣,不同的是槍擊陳水扁有明顯的政治動機,至於槍擊連勝文,卻一時令人想不透理由。儘管連勝文是連戰的長子,又曾是台灣「八達通」的悠遊卡官派董事,可是有人比喻連勝文就有如香港的霍震霆,是名人富豪的公子下一代,說射他一槍是政治陰謀,確是令人難以置信。
選舉結果配合調查結果,卻出現一個驚人之說,就是槍擊案和黑幫的非法賭博可能有關,由於事前民調一面倒顯示民進黨多數會取得三都,來自台灣的報道說,不少非法外圍「莊家」紛紛說怕「三一九槍擊案」重現,而提早封盤,好像不就是預先知道會有事情發生;結果竟然就發生黑社會積犯槍擊連勝文一幕。
蔡英文回應失分
說打了一槍,就等如一錘定音,就可以干預選舉結果,扭轉江山,恐怕亦simplistic 了一些。
2004 年那一次,在陳水扁中槍之後,民進黨充份利用了這突發事件,總統府秘書長出來發表誇張而模稜兩可的說話,反過來,泛藍派名嘴團上電視瘋狂質疑槍手動機,直指那是陳水扁陣營造假。卻是,這套政治劇演出目的,不但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幫倒忙,在台灣中南部引發大量親綠支持者投票。回到2010 年的今次,可惜的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不但沒有吸取上一次的歷史教訓,沒有在事發後完全克制發言,反而仍指發生槍擊的地點是國民黨的執政地區,意指乃對手「地頭」,有槍擊案代表治安差,而這個責任,要由國民黨自己來負……。
這種牽強的話,接近歪理,看來就立即引起原本不想投票的「淺藍」支持者集體出來投票,令國民黨在北部大勝。
民進黨在這次選舉,難得告別了以往強調族群的差異,回歸當初陳水扁奪得政權的「新中間路線」,有目共睹的,是最初在民調指標中無往而不利,不少對市政不滿的中間選民,為了民生議題,而非眼政治意識形態來投票,本是民進黨成熟的表現。可是不幸地,一宗槍擊案加上蔡英文失分的表現,令民進黨的準備完全破功── 「在國民黨的執政區發生槍擊案,因此國民黨要負最大責任」一說如果成立,那麼六年前的陳水扁槍擊案,也就應該由當年執政的民進黨來負吧?為甚麼六年前的民進黨,不但沒有負上責任,反而打茅波,盡情利用來挽回劣勢?
奧巴馬競選美國總統時,一個舉世街知巷聞的口號,是CHANGE。今日台灣的政治標語,一樣有「改變」。但世道世情,總是必然加上偶然,老朋友凌鋒說,這就是「歷史與政治的詭異之處」。而美國人亦老早有一句話:「After changes upon changes, we are more or less the same.」歷史,果然會得重複。
南北分界超越共同利益
在台灣,見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於是北台灣成為國民黨的天下,即使民生、市政管理做得不太好的國民黨,總之就是順利過關,得票甚至好過上一屆。同樣地,看南台灣的選舉結果,民進黨一樣有大幅進賬。而跟香港立法會選舉制度有些相似的高雄市議會,因為一區多席,令早前涉貪污案、更被台灣法院揭發嫖妓的陳水扁兒子陳致中,脫黨參選卻成為了同區最高票當選的高雄市議員。
這款恒常南北分界的政治撕裂,超越了共同利益的問題,起源就是長年的政治壓制及不公平的制度引起的。台灣在推行民主之前,幾十年間壓抑台灣本土文化,容許「外來人口」有特權,國民黨亦政亦商,官商勾結等等所造成的裂痕傷疤,長年無法癒合,這種情況顯示,即使有了民主的進程,歷史造成的傷痕卻不易復元。
回看香港,這個政府自回歸以後,在保護本地人利益方面,只見常退讓北方或大商家的利益;包括政府修例,讓解放軍的隨員都可以在港無牌駕駛,及來自大陸的左車可以有特權使用黑玻璃;市民一樓難求,駐港中央機構卻可獲低價批地; 「愛國愛港」的一堆新建直資學校,有直資特權避監管而免縮班,有聲有色的傳統名校,卻要面臨縮班。
仇恨日深關愛漸少
大學學位比例在亞洲四小龍中最低,年輕人一學位難求,但內地生卻前腳後腳紛紛抵,甚至佔了研究院學生的半數以上……本土年輕一代對制度不滿而沸騰,造成新舊世代的隔涉與撕裂,對這個,曾蔭權政府用的是恒常的鴕鳥政策──看不見即是不存在──結果香港正在步台灣戒嚴前的後塵,一邊是親建制,一邊是反建制,互相仇視對方,那份近似地老天荒的恨,高於多於對社會共同的關心與愛。
「分化而治」,方便外來權力的管治,這原是殖民政府的慣技;今日特區高掛著「港人治港」的理想,現實卻已經變成「京官傀儡治港」、「特權治港」、「次殖民地香港」,為了換取短暫的利益,付出代價的卻是一整代的市民,甚至永遠無法彌合的中港關係,這是中央政府的期望嗎?
回歸十三年的特區政制,已證明了沒有市民授權的特首,沒有普選的議會,政府永遠寸步難行,既無法民生改革,也無法對抗商家特權,因為政府官員本身,就是商家選出來的代理人。壓力愈大,反彈力量就會愈大,結果要花在處理反彈的負能量,反要付出遠遠不成比例的正能量,整個社會,只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