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曾跟人說,有些事,只可一,不可再。這次特首選舉,民主陣營就站在外圍批判,突顯小圈子再一次的荒謬可笑,強調It is a round trip to nowhere 就好,不用參選,什麼協調初選都不必做;其時聽者似大大不以為然,差點沒給人噓。今天,形勢也沒重大改變,但先前興致勃勃的人終也看清楚現實,泛民選特首?難。
選特首,誰?又有傻兮兮的評論道,本地人才濟濟,怎地來去只得唐英年、梁振英、范徐麗泰三人?這一招,許是詐傻扮懵,引蛇出洞。參選特首,並非請客吃飯,政黨以外的人,先要考慮西方有錢有面兼有權的一套——包括有人樂意當king maker,認你做細佬,或自稱係你契媽等等之餘,更要一計「史無前例之一國兩制」下,個人招牌會令北京滿意,大商家讚賞。
政治宅男破蛹而出
建制派忽然就出了個曾鈺成,出奇的是,泛民中人五時三刻一致讚好。「泛民撐曾鈺成選特首」?這條新聞標題,確令許多支持民主的市民錯愕至驚疑不定。
是其人選特首,不是撐其人當特首,並非理念上道德上認可曾鈺成,而是純粹技術上的支持:多個人選,即多個人揀;況且,他有政黨的底,要支持「政黨政治」。但後面這個講法有紕漏,誰說現任特首在議會沒票?見功能組別選舉制度,到議會內的分組點票制度,都明益建制派。連曾鈺成都批評,說煲呔要通過法案,數夠票就算;若再加一個民建聯的特首,穩拿民建聯的議會票,就真的過分錦上添花。
更重要的是,在眼前制度下,民建聯的人選特首,大有可能贏,民主派的,就丁點機會都沒有。在這樣一幅畫面中,市民淨聽一句「泛民曾鈺成選特首」,一個不好拿揑了錯誤訊息,不單無謂,簡直危險。
曾鈺成自謙「三無一有」:無人脈、無班底、無勇氣,兼有自知之明。說缺乏人脈班底呢,就真自謙過龍,以民建聯所受的國家關愛,肯定問題不大;而勇氣這回事,今天沒有,明天有就得。事實是,曾主席這份謙遜源遠流長,八十年代訪問這名培僑中學校長,聽他說自己內向,不可以在酒會上當穿花蝴蝶, 「程介南就得嘞」……。物換星移,今天確見這前度政治宅男在政壇破蛹而出,屢屢目擊他面對大學生的一份幽默自在,且包含許多的西式自嘲,印象猶深。
曾鈺成去不去馬, 「形跡可疑」點有三:一、說畢「三無一有」,他即加一句政治事宜,永不說永不,先鋪後路;二、這年下來,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的單頭兼大頭街板,在港島隨處可見,足證仍然樂力自我推銷;三、這事並不「忽然」,當事人不會毫無心理準備。在董建華時代,評論人邵新明在報上一篇評論,標題〈不如由曾鈺成做特首〉。事後跟作者討論,他的意思是,置諸死地而後生,曾鈺成赤裸裸,眾人皆識, 「係咁㗎嘞」,不用扮中立,也不必扮透明。
肥彭真摰煲呔難學
就最後一筆存疑之際,聽一高人說,曾鈺成不論去選或當特首的一大優點,是他盤古初開已是北京的自己人,深明中共意願,於是「不會擦鞋擦到上心口」,不會像煲呔搞的替補機制鬧劇——起初以為討好北大人,渴望一錘定音,連公眾諮詢都想跳過。
香港人的意願又如何?如果曾鈺成馬到功成,從此果然名正言順,鞏固中共治港?香港以後順理成章一黨專政?民主派也許就該齊齊收拾細軟,關門下閘。
或說,只要其民生搞得好。但民主民生是連體嬰,難以分割。這邊廂,官商勾結地產霸權,地產商申請起樓起車位似得隨意批准,小市民一個晾衫架就給政府追究得惶惶不可終日;那邊廂,大地神州推出「唱紅」運動,復辟毛澤東思想,更有毛孔(子)治國之說……。
自王光亞指點江山後,左派元老吳康民的北京代言人形象深入民心。吳老除了點名曾鈺成, 竟然亦讚末代港督彭定康。肥彭1992年呼嘯東來之前,這小小殖民地的幾百萬人沒投票給他,沒多少人識得他是誰,但他那個肥teddy bear的形象,以及嘉利大廈大火慘劇後他那副熱淚盈眶,相比超過十年後的煲呔,就死人工業意外對鏡頭讀稿的哼唧,分別不淨是親和不親和,而是肥彭有讓人看得到、更覺得的真摰。
問題是,肥彭是英國首相級的政治明星,在香港,李柱銘和陳方安生或拍得上,但這兩人都已明言退出選舉了。
泛民趕客與人無尤
唐英年不管怎樣修改眉毛,要落區學人飲涼茶吃蛋撻,因為洗不掉吊吊揈的紈絝子弟形象,徒讓人覺得效顰;梁振英近來最傷的,仍是那句「鄧小平可拿諾貝爾和平獎」;范太的「香港江青」標籤隨時復活,在英殖元老鍾士元的回憶錄中,話說當年港督尤德在內會宣布九七事宜,范太當下低頭垂淚。
政治市場上盛傳,范太其實只是唐英年的buffer,替唐擋一擋梁振英的凌厲走勢,說唐太淺、梁太深,於是有范太出來中和一下。北京是否如此對唐氏情有獨鍾,只此一家,還得視乎泛民派不派人出選。
照計,打正旗號為爭普選,連複雜大單的公投都辦過,泛民不應避開選特首,於是沉吟至今。假設民主黨、公民黨都有人選,當然都不可能是「二打六」一輩;但,老老實實,這兩個黨在公投和政改兩役均不見咬弦,一下子要為對方「抬轎」,不管信念上、行動上都有老大的難度。更難的是,眼前不見得哪個黨有足夠能耐和能量排除異議,獨家出師。
提出過的初選機制,在網上搞,恐怕信不過,在真實世界辦,更擔心自己人踩場,重複展覽那個接近「父仇不共戴天」也似的驚悚畫面。事實是,上一次梁家傑參選特首,一樣有人兜口兜面罵他「民主罪人」。也許,可以找「中性」一點的人選,如李卓人?下場恐怕同上;就是廣大市民聽畢真民主、偽民主之爭,真兄弟、假兄弟之別,好生厭惡。泛民自己趕客。
民主派有理念(也有說為選票啫)分歧,有人痛心疾首,其實不必,因為如果事事一致,大家組個泛民黨就好,不用各據山頭嘰哩呱啦;眼前看得到的分裂,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如是看來,泛民要派人選特首,不就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