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晚,帶社區英語班的孩子討糖去。那是西方的萬聖節,說的是trick-or-treating。這個節,本來就跟宗教的關係不大,近年在香港已給定位為純粹喧嘩熱鬧的洋鬼節,這一年,卻出現批評道,學校不應辦萬聖節活動。
聽上去,有點遺憾,不過是孩子好玩事宜,一樁課外活動。人世種種,或事或物出現扭曲,盡量包容。看聖誕節已給商業化得成普世現象,個人堅持信仰就好。
也有報道說,有幼兒園這一年放棄辦萬聖節派對,因為去年的幼兒受到太大驚嚇。驚嚇?恐怕矯枉過正完畢,又見過猶不及。
學英文
在萬聖節扮鬼扮馬,不一定要驚嚇效果。去年領着討糖去的孩子,一個是疑似新疆女娃,另一個擺明是西部牛仔,完全沒惹起不安。有時候,小小孩童的不安,屬人算不如天算。曾參加一個兒童生日會,節目包括一個人扮的迪士尼大耳狗角色,就是嚇得與會的一些小毛頭哭喊不已。
個人辦的是日活動,主題是學英文,讓小學生可以向陌生人大聲清楚道出「trick or treat」!香港人跟北京人的一大語言分別是,粵語不捲舌頭,容易把話說成「twick or tweat」。課堂老師沒力氣去逐個更正,如是由小學至大學,就大事不妙。但更大的圖謀是,希望孩子不怕說外語。
在香港現有的教育制度下,前線老師上課上得疲於奔命,且有許多行政雜務纏身,教英文,讓學生有聽、講、讀、寫的基本能力,已算功德圓滿。在講的一環,貴乎溝通,聽一代又一代的大學生把 financial 說成「快靚素」,不算壞了,可以更好就是。
網上的熱門英語老師 Siu Sir 提倡「擺脫港式口音」,自然不是壞事。跟他說,就是生一點擔心,怕過猶不及,讓年輕人害怕發音未夠完美,索性不說。事實是,許多成年人甚至「原裝英文人」都會繞舌說不了 six sick sheep、seven sinking sheep。還有一句:pre-shrunk shirt。
「促請政府關注及改善學童英語能力」,這句話是這一年兒童議會的一個議題。兒童議會這個組織是讓中學生模擬立法會的動議辯論規格,探討認識身邊事端。
這一年,我是這個議題的資料搜集對象之一,跟來訪的少年人說,香港的教育官員,自相矛盾,一方面怪責家長要子女學好英文的「虛榮」,一方面又製造駐校外籍英語老師的虛榮。有目共睹,這外籍老師計劃成效不大。洋老師許多對學校沒有歸屬感,其他的老師以至學生對之亦有疏離感。靠一個外籍老師製造英語環境云,終歸是紙上談兵。就不如撤掉這個安排,把省下的公帑多另聘本地老師,減輕現職同業的負擔,多辦活動教學。譬如說,看卡通學英文。
對了,卡通裏頭,就像網上世界,有許多虛擬暴力。像《湯姆與謝利》的貓捉老鼠一章,湯姆貓捉不着謝利鼠之餘,總是嘭的一聲撞頭埋牆,或給坑渠蓋壓成柿餅。這一番不安不雅,不見得有誰提出異議要禁制。自然,還有聽歌學英文,學習詞彙;唱歌學英文,練習發音。這句話在九十年代中聽陳任肯定道來。
周六晚,自電視新聞驚悉陳任因病離世,霎時一腦子的香港老一代潮流文化。跟陳任相識,但並不熟悉,唯一一次深談是九五年間為一本周刊寫他的一篇人物專訪。
訪問中,我們談了許多那一代的英文歌如何影響了那一代的本地年輕人,尤其是英文造詣。聽歌學英文這一筆,香港的發起人是詹德隆。那次,有關學英文的對答,都沒寫進訪問稿。因為在十多年前,這個議題仍是老生常談,沒有新意。下筆主題是陳任與一個音樂符號的關係,以及他由孩子好玩事宜、課外興趣變成事業,不符一般父母期望卻見異軍突起、獨領風騷的場面。
陳任自稱「飛仔」出身,留長髮,踩喇叭褲腳,捧着個電子結他與人夾 band,七情上面唱樂與怒。那篇訪問開頭這樣寫: 「下午有雲,但仍有陽光,間歇地燦爛。陳任家的露台……男主人外出未回─用車子載傭人購物去了。這是一個星期五,一般人的工作天。陳任沒班可上,因為他剛辭了新城電台的高職,賦閒在家……。
「七十年代,他與俞琤、樂仕雄霸香港收音機市場,已開始推行無厘頭文化,有個節目叫做《三個骨陳任》;之後,他去了台灣、新加坡出任唱片公司要員。一別十三年,回來頭一炮,加入新城,更加把勁,自稱『勁歌老祖』。
「老,每個人都在一分一秒地老化;祖,是他的洋名。當時,他負責『勁歌台』。聽來似不知所云,原來字字有根有據。」其時,陳任有一個報紙專欄,我評之曰:「日日寫飲宴,遇上甲碰到乙邂逅丙,沒完沒了。」他答:「係日記。」那份報紙有海外版,「香港移民沒有再過這種生活,所以喜歡讀」。於是,看似無聊閒話,原來篇篇徇眾要求。
不自卑
而那篇陳任專訪 的 news peg,是他跟新城分手。問他,可有反目成仇?「我們這一代,又點會。今日與你吵架,明晚可以與你一起吃飯。對事,不對人,靚仔時代就會,話見到都唔睬你。好幼稚。」 那次之後,且知陳是大廚,首本戲包括雞鮑翅及葱油炆雞。今日始知的,是他的情義。在報上讀羅卡憶述,七十年代初,《中國學生周報》捱不下去,陳任出錢相救。
他少年時的夾 band 戰友都成了律師醫生。「我從來不自卑。」陳任答。「我的圈子闊。係,又有點知名度,做的甚至好玩。」 於是相信,陳任會認可一切好玩孩子事宜。我們討糖去,ring the bell,呀,另有說,ring a 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