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讀政治、教政治或者搞政治的人,一聽特區政府最新建議的「議員辭職遞補制」,都會哭笑不得。忽然推出這一條龍、一站式政治套餐,表面上人人都是贏家,實際上人人都是輸家。何謂民主?
民主制度的目的是什麼?這些政治課101 級數的問題,曾蔭權政府就是扮無知,不想知。
一個中式的美麗誤會,就是以為民主制度,目的是為了選賢任能;選賢任能本是儒家理想,卻不是民主制度的最終目的;民主制度最終是以「換人」為目的,包括踢走辜負選民的代表。民主的目的,正是要選出贏家,絕不應因為突然意外的因素,令選舉中的輸家,反變成贏家。
投票去選出議員,讓其在議會代表大多數人發聲與投票,豈可求其排個隊,輪到個理念會得完全相反的人去代替此人? 這個「民意授權」(mandate),由人民決定,若改由健康、意外等天災人禍介入干預,就是侮辱民意,亦侮辱當事人。
2008 年九龍西的立法會選舉,我是參選人之一,根據政府沒有邏輯的邏輯,原來下一個遞補的人就係我;喂,輸了就是輸了,君子坦蕩蕩,叫我去冷手執個熱煎堆,確係侮辱。
亦可以有健康、家庭、工作等等的謝絕理由。這條龍後面,有田北辰和劉千石(有理由相信,劉的想法會跟我的大同小異) 。假設這兩人都自動棄權,隨之而來的候補繼承人的得票,就由一萬票以上,急跌至一串只得千多票、甚至三百票不夠的落選者了。有朝一個不好,哪個選區出現多席懸空,真的都可以由得票少少的政治人補上? 唔係嘛。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特別是政改下立法會議席增多之後,在四年任期內,若同區出現幾個空缺議席,就會出現上述的荒謬情。民主選舉的目的是要選出多數人的代表,而絕不是一千幾百人的少數代表。曾蔭權是因為自己不過由小圈子選出,所以自卑,企圖將數字看齊?若直選議席的得票數量,屢屢少過小圈子的功能組別,大概就可令功能組別千秋萬載合理化了。
眾所周知,曾氏政府為堵五區總辭Part II 、變相公投下集的可能。公投的意義,本文不贅;但補選本身的意義,已先不容抹殺──2007 年馬力病歿,由陳方安生對葉劉淑儀的一場給叫做世紀正邪大戰的對壘,掀起本市補選有史以來最高的投票率,陳太不但贏得漂亮,不少民主同道也在此役中相互認識,自此手拉手上路;這一場仗,更是年輕一代關鍵的民主教材。
選舉奇情或變荒謬現實
眼下政府的荒謬建議一旦通過,或就有參選人組成一個秘密聯盟,協議當選後過一陣就辭職,令較低得票者補上,去「分享」議席任期;譬如說,選上後只做一年,辭職交給下一位? 人人當選,人人辭職,一起過一過做議員的癮……。
博客林忌在facebook 留言道: 「特區政府鼓勵暗殺議員──殺死佢,就可以由佢對手補上」──乍讀只覺奇情,可是仔細想想,一旦有人選舉輸了,用「超技術」令對方辭職、破產、重傷失去意識、甚至死亡等等,即使明知犯案者的動機以及目的,只要其人一日未定罪,或者根本無法證明,這遞補建議簡直就是鼓勵非法手段去取得議席。
並非純粹奇情,何俊仁就曾在中環日光日白,被重擊頭部重傷,這件案查了幾年,至今仍未水落石出。鄭經翰未晉身立會之前,在商台主持節目後被斬;而李柱銘、傳媒老闆黎智英都曾給人下暗殺令,這些都是新聞中的確鑿歷史。
以2004 年台灣總統大選為例,陳水扁和連戰兩人叮噹馬頭,子彈可以改變結果,更會鼓勵黑道去改變賭局結果;以local angle 視之,2007 年的特首選舉,假如有恐怖分子幹掉曾蔭權,遞補的就是梁家傑了。褒呔及他的北京老闆,卻又不會這麼蠢。
特區政府似乎是在提倡恐怖主義,因為在議事廳放一個炸彈,技術上就可以不經選舉,把原本落選的人變成當選,這種制度不但病態,簡直就是引人犯罪,特區政府是在曲線歌頌暴力,提醒香港人可以透過暴力去改變現況,而非用選票嗎?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無政府主義者,就是因為沒有選票去改變現狀,部分變成了極端主義者,透過從事暗殺政敵去達到政治目的,他們成功暗殺了美國總統、俄國沙皇、法國總統,最後更暗殺了奧匈皇儲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究竟今日特區政府是否要鼓動極端主義,令香港六十年代土共放炸彈的歷史重演?
為攞你席要攞你命
為你席,要你命……這話並非淨是聳人聽聞,因為政府將之搞到「技術上可行」。於是,傳統的唱衰、抹黑、誣告、擲泥巴等手段( 都話人人都有個cupbo ard, 人人都有起碼一副skeleton),會益發流行之餘,亦只淪為小兒科的文批。
而武鬥,才是真正的戲肉?
曾蔭權一度扮被襲受傷,他的政府天天都說什麼「譴責暴力」,怪責市民過激,到頭來香港人發現追求民主選票難,追求了幾十年,示威、遊行、絕食、跳海、公投都做過了,政府都若無其事,如今或者可能好似大概相信說不定不如來一兩個恐怖分子,在議事廳堂放彈藥改變歷史更易?
掉過頭來,香港這個密集社會,本來就很有些精神繃緊的人;民主派議員不時收到恐嚇信,又附刀片又附「詐彈」什麼的,萬一出現一兩個瘋子……曾氏政府這遞補建議,是玩政治玩得失心瘋,以香港的治安作賭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