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傷春悲秋不長進。教新聞理念與寫作,會提學生寫的報道是歷史的初稿,我們著眼大題目,針對貧窮,著眼歧視,當然還有人權政治、災難醜聞,即使不過是課堂習作,尋找story ideas 之際,哪些可得青睞,哪些還該白眼,心裏頭該有個譜,像一般的花花草草,貓貓狗狗的話題,就不必糾纏了。
卻是,白雲蒼狗,話題會變成議題。這十年下來,氣候變化嚴重,環保意識大大抬頭,同時掀起的有懷舊潮,愛承傳舊的物事,不管天然或人工,都是文化遺產一部分,或起碼是感情記憶裏的一幅定格畫面。最近聽歐洲的年輕人說,七十年代的服飾,主題包括喇叭褲及金屬環,已成vintage clothing,潮流兜了個圈。
不浪費,愛綠色,都是指定動作。綠色這個,綠色那個。七十年代末,西方已開始有綠色政黨(Green Parties),德文叫Die Grunen,法文叫Les Verts。
地球上最大量最自然可見的顏色,不就是樹木跟草原的青綠。我陰差陽錯地響應綠色,近四分一個世紀下來,每購置什麼身外物,若要選擇顏色,首選綠色。
綠色原來不「綠」
說陰差陽錯,是因為自孩提時代開始的天然喜好,原是大紅,是那款大刺刺的爆竹紅。後來年事漸長,只覺囂張,穿衣效果尤其是人未到、衫先到,太過先「色」奪人,於是開始變心。那時候,拖著稚兒買衣服,問小毛頭媽媽該穿哪個顏色,他會不假思索地答:綠色。
未能穿紅,於是著綠,沾沾自喜順便支持環保。最近,卻又開始了第二度的變心,且比上一次更徹底。這一次,不因為喜好或人的因素,而是有實在的理由。綠色等於環保?哈。
科學家說,人造的綠色,原來不但不環保,且含有毒素,也即是說,綠色的製作品,包括紙張,很難循環再造,而綠色塑膠,根本就是環保噩夢。
這條要打倒昨天的我的消息,來自本年四月五日的《國際先驅論壇報》,大半版的圖文並茂,登在文化專頁。標題是「Not so sustainable ? The toxic side of being green.」這篇剪報,放在案頭好幾個月,每次瞄到即心有戚戚然,人造綠色有毒,包括有機食物的外層「綠色」包裝……。一時難以接受,不要相信不願意相信,心情跌入一份denial。
終歸要面對現實。那篇大特寫說,問題的根源是,綠是最難製造的顏色,往往要加有毒物質來固定色度的深淺。最通用的七號綠色,Pigment Green 7,常見在紙張及塑膠,縱是有機顏料,仍然含有一款可致癌及令嬰兒先天缺陷的氯。其他例子有三十六號、五十號綠色顏料,一樣帶有害的化學名詞。文章引述科學家說:「真諷刺是不是,綠色原來並不『綠色』,因為要把塑膠或紙張染綠而不構成污染,根本不可能。」大自然的綠,渾然天成,自在宜人。他們說,許多十八、十九世紀歐洲製造的牆紙上的綠,且含砒霜,一旦著火,足以致命。那篇文章談及紙與塑料,沒提衣服。我最喜的一款綠,原是吃日本魚生那款芥辣色,一個衣櫃的wasabi green。再細讀那篇文字,說時至今日,儘管科進步了,但生產綠的染料及顏料,仍有問題。有提染料(dyes),好彩未見就綠色衫褲大做文章。
那篇文章的更大主題,是批評being green的偽善,包括明星、大人物各自坐私人噴射機去參加環保節目,包括酒店叫客人少用毛巾,其實主要是想自己增加利潤,這些都叫greenwashing,套諸於任何扮環保的人。
綠化盡顯人性偽善
不管中外,都有假扮綠色。上月讀本地報紙謂,大陸搞「綠化」,有理無理髹上綠漆。雲南省富民縣有村官用油漆將山頭綠化,昆明市有多條村莊的官,更勒令村民將白色山墳塗上綠漆。可笑可嘆,隨時可佈,那些漆都有毒的吧。
繼而周前瞄到英國《金融時報》的周末特刊封面,是一幅亮麗卻令人反感的綠。反感,是因為構圖的花園草木濃蔭一角,放了數張綠色簡約設計膠椅子,標題是Plastic makes Perfect。救命。
花花草草,人的偽善,這邊推廣生態,那邊蹂躪自然,回看大浪西灣一役。說貓貓狗狗,何嘗不一樣,這邊說愛護動物,那邊趕盡殺絕。我這個老師愛狗如命,但新聞功課交來狗醫生探望病人的故事,除非有新角度新觀點,儘管溫馨,新聞感就是低。至於寵物美容的描述,五時三刻的反應:是動物,不是寵物。
就像綠色代表環保,貓狗最接近人類,成了愛護動物的標誌。在香港要帶狗過海,沒有私家車就只有乘的士,還望地鐵會在非繁忙時間,撥出一卡車讓動物入閘。公屋規定不准養狗,是人的問題,不是狗的問題;只要主人自重,企理衛生,公屋私樓還應受一樣的法例管制及保護。當然,私樓的業主法團一樣可以禁止養狗,但本狗主從來認為這個不公道,違反人權。
愛狗者對狗椎心椎肺的愛,不足為外人道。最近參加過一個社工照顧流浪狗反受檢控的抗議行動,聽到許多傷感的話,像一個中年女子說,她獨居公屋,養著的狗快要老死,希望另養一頭作伴,但規例不容。她說,當然可以改養貓,但人與狗的感情,不可同日而語。說,她的眼角淌下一行淚,「可不可以幫忙爭取公屋養狗呢?」另有一獨居退休老人,一次在山上放狗,給漁護署的人夾硬當是流浪狗捉個正,老伯情急,拾起路邊掃帚,一記拍一捉狗人手臂,結果他兩重受罰,到狗房領回狗隻要交罰款,被控襲擊公職人員罪成一樣罰款。這數句話交代的情節,卻是個退休老人連續好幾個月壓在心頭的噩夢,連一個知道案件來龍去脈的資深警官都會私下來說:「那個伯伯好唔抵。」漁護署自覺好抵?
貓貓狗狗,花花草草,一樣有傷人的故事。「人道是傷春悲秋不長進」,這句話加個「是」字,以示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