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聲道 – 記者操守不容扭曲

分享給朋友

06/02/2011

雙聲道 – 記者操守不容扭曲 毛孟靜

跟幾個年輕記者閒聊數句,赫然聽得他們採訪受辱、有政治人用惡言粗口招呼他們的故事。惡言,是記者會上給指著罵「你X報最賤」;而粗口,女記者不好意思複述,說是「溝顏色」,即「杏加橙」,事發議事廳堂的走廊,且不止一次。

香港的政治與傳媒,到底怎麼了?政治人不滿一家新聞機構,儘可在有言論豁免權的議會內批評,還有多款其他渠道,開記招、發聲明,甚至到招牌門口喊口號抗議,以至燒報紙,直接質詢涉事的總編輯、社長等等,何事抓著前線記者來出氣?

一個記者在外採訪,確是代表受僱的傳媒字號,有個「使者」身份,但認為這使者要為背後機構的所有報道負責,就是缺乏新聞常識,就是政治白癡,有種的,不如直搗黃龍,炮打報館的司令部,而不是以一個記者來做發洩對象。一句老話,是「不殺來使」, Don’t kill the messenger。

政治記者屢受辱罵也許,可以來點風涼的分析,上述現象,不啻是對記者最好的現實在職訓練,,立場客觀,報道中立,即使受到辱罵,一不要因而浮起敵意,對涉事的政治人不公;二更不要因而害怕鵪鶉,下筆淪為欺善伯惡。

這樣所謂分析,查實多餘。眾所周知,要求新聞報道全盤不偏不倚,不過是個迷思。都說,全世界的報紙都不再是newspaper, 而是viewspaper,自有觀點,自有agenda,你可以選擇看抑不看,仍然有得揀就好。

左報就是左報,民主報就是民主報,還有喉舌報、御用報,一個成年人仍然搞不通,只覺花非花、霧非霧,根本就是政治低能,缺乏時事通識。

問題的核心,是記者起早落夜,就像其他行業,最終目的一樣是「做好呢份工」,頭上略略戴個光環,要維護公眾的知情權,牢守一個文明社會的自由防線。採訪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跟當事人的爭執不快,涉及私隱、品味以至操守的界線,這些,一般記者都擁抱「公眾利益」來斟酌,懂得在現場自行斷定、自行「執生」。

但走政治beat的記者屢受議員辱罵,受這種無厘頭的氣,就是不忿氣,不但妨礙採訪自由,損害工作權益,每日返工放工,更覺情緒受傷。

乍聽上述記者受

辱一幕,且是重複上演的劇目,第一個反應是,該向記者協會投訴去,但原來投訴行為,老早已發生。一個難處,是記協只會處理有名有姓的投訴,就像一般當事人,記者一怕麻煩;二怕自己成為新聞主角;三怕影響日後採訪工作;四不是怕,而是一份心理,做記者預了有無理取鬧的場面, 「預啦」。

這份「預咗」的心情,也許跟新聞行為光環褪色很有點關係。舊時出外採訪,尤其是電視新聞隊,那個姿態,幾乎似皇帝出巡,今天人人手中一部手機攝錄機,都上網去了。

時代變了,容我重複: 「八九六四」前,在北京天安門上萬頭攢動中穿插,不管如何水洩不通,只要喊一句「我是記者、法新社記者」,人潮就會自然從中分開,場面像由摩西帶領的「出埃及記」;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故事衝出中國,播通寰宇。看,記者的正義感,有些固然與生俱來,但很大程度,由工作凝聚,是那份來自人民的付託感與使命感。

回看今天身邊的政治故事,嘿嘿,誰誰自稱成功爭取汽水機,某某自詡「慘劇發生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這確是許多本地政治人的層次,記者明知這些人博出鏡,仍然採訪之,到底是不是新聞,還看編輯怎麼決定。

日復一日,甲忽然靠攏過來上鏡,乙忽然七情上面製造戲劇,由story到drama到saga,聽過年輕記者說: 「你應酬我,我也就敷衍你。」自然繼續有許多全情投入、堅持到底的記者,包括學生記者。周前,接一樹仁大學新聞系學生來電,說要做一個小小的面談訪問;我跟對方說,是日負責在年宵市場「看檔」,實在走不開。個多鐘頭後,一個女同學已來到花市跟我打招呼,那份鍥而不捨且帶來個奇怪的故事。

話說有這麼個環保組織,要求學生記者「答應在完成訪問後,須參與本會一次的工作」,乍聽,這豈非是「有償新聞」的變種?

報道事實不涉互惠

有償新聞的原意,是受訪者向記者塞紅封包,或請飲請食之類,務求自己的材料有得出街、有得宣傳、有得「威」,彼此「互惠互利」,把媒介視為個互相利用的平台,這個做法,是要討好記者。眼下的故事,卻恰恰調轉,這個環保團體,自覺受訪是「明益」(學生)記者,年輕大學生還該來替我們做義工,討好我們。

這些環保分子似乎有一個想法,以為既然不過是學生記者身份,就可以給扭曲一下,但新聞縱不是科學,仍有一套最基本的操守方程式,報道事實,當中不含什麼互惠利益,來訪的樹仁大學生,給我看的那個環保團體聲明,有這麼一句: 「若學生不願意參與本會的工作一次,他╱她亦可選擇不進行訪問」。

嘩, 這簡直是恐嚇記者的access to information,就像我忽然要求眼前的女同學要先在年宵攤位替我做義工,我才會接受訪談?全然不能接受。

不過是學生記者啫,不過在實習交功課,就可以「屈就」一下?不,做人處世,原則大過天,新聞學的操守理念,套諸政府權貴,以至任何小不點架構,只要牽涉公眾利益,豈容扭曲。

要再受教育的,是對新聞學弱智的政治人,以及組織,在一個屢屢出現反智場面的社會,還望一代又一代記者繼續堅持,懂得應付就好。記者不怕。

 

分享給朋友

  • The Civic Party respects your personal privacy and is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your trust and confidence. We believe in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The purpose of collecting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form is to complete the purchase concerned and allow the Civic Party to contact you in the future. We are the sole owner of any information we collec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not lent or sold to anyone for any purpose.

  • The Civic Party respects your personal privacy and is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your trust and confidence. We believe in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Please take the time to read this policy, and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We strive to protect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you may provide us but by law we must allow inspection of the volunteer register. Your personal data will be put into our volunteer database and will be used only for the purposes of arranging volunteer service and communicating with you. We are the sole owner of any information we collec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not lent or sold to anyone for any purpose. You may contact us for enquiry, updating or ceasing the use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 公民黨絕對尊重閣下的個人私隱,並會將資料保密。我們會妥善保存閣下提交予我們的任何個人資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我們。閣下在此表格提供的資料,只用於處理是次購買以及日後與本黨之聯繫。閣下的資料絕對保密,只供本黨保存和參考,絕不會外借或出售,或透露予任何第三者。

  • 公民黨絕對尊重閣下的個人私隱,並會將資料保密。我們會妥善保存閣下提交予我們的任何個人資料。請細閱此私隱政策,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我們。我們藉此表格收集 閣下資料的目的,是處理 閣下的義工申請,閣下所提交的個人資料將儲存於本黨的義工資料庫內,並只會用於本黨安排義工服務及與閣下通訊的用途上。閣下的資料只供本黨保存和參考,絕不會外借或出售。如欲查詢、更改或要求停止使用你的個人資料,請與本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