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聲道 – 記者的「貨」

分享給朋友

18/07/2010

雙聲道 – 記者的「貨」 毛孟靜

「政改獲得立法會通過」,每讀到這款文字結構,就沒好氣。今日的中文人不知怎地下筆總要加鹽加醋,以示行文「壯觀」。但是,在此並非要扮陳雲,不是要談中文的中毒解毒。

想說的,是政改通過立會前的風雨日子間,見到網上一個訊息,教要包圍立會大樓的示威者如何自保。其中一項,說行動若受記者採訪阻撓,可跟對方說:「想有貨,唔該借借。」一個貨字,當中很包含一點不屑,以及輕蔑。乍讀,先是錯愕,然後神傷。果然,物換星移,桌子掉轉了。曾幾何時,在天安門上,記者簡直給視為人民救星。不管廣場上的人擠得怎樣插針不入,只要略略提高嗓子喊「我是記者!」人潮,就會像紅海似的左右分開,中間出現一條通道。

那是上世紀的景況。那時未有電郵,也沒有Google、Twitter等的物事。今日,一個人手持一部手提電話攝錄,就都可自稱是人民記者,Citizen Journalist,當然還有許多評時論政的博客,傳統媒體正規記者的人民喉舌功能,就開始受壓了。

有了互聯網後,資訊科技的發展,浩浩蕩蕩,真要擋,暫時也只是北京式的政治手段。這數年下來,國際傳媒一度赫赫有名的文字招牌,似乎除了英國的《經濟學人》,都見市場危殆。在香港,相信走勢類同,要擔心的,是恐怕這個發展於本市尤烈。

良心字號買少見少

首先,是九七年以來,香港新聞界的自我審查,俗稱「歸邊」,日益嚴重。因為廣告利益、政治數,編輯老闆都選擇「西瓜靠大邊」,唱好「愛黨愛國」,傾銷「民主亂港」。香港的免費電視新聞給掛上的什麼CCTV標籤,還少得了嗎?主流傳媒讓人覺得信不過,禍延前線記者。

而香港許多的前線記者,與示威者一樣,都是三十歲未到的年輕人,如今統稱為「八十後」。年紀相若,平起平坐,你眼望我眼,角色有異,記者有犬儒心態的訓練,示威者就都有抗爭到底的情緒。也許,沒說出口而心裏互相質疑的是,「你受煽動博上位?」、「你被河蟹做鷹犬?」罵人「鷹犬」,個人聽來尤其不快,在動物當中,地上我最愛的是狗;天空中最喜的是鷹。罵到底,不過是想說對方是某某的爪牙。歎的是,記者天職,原是人民喉舌,但本市的新聞良心字號,確是買少見少。

百多年前,新聞學跟西方的經濟、哲學以及科技,呼嘯東來,但就採訪發布新聞而言,我們沒跟西方那一套對第四權的尊重歷史。上一代,也曾敬重過「老報人」的稱謂,但目前都式微了。看美國全國電視網仍不時有一臉皺紋的主播,相對於香港的小妹妹美女的傳統,差距真的很大。

新聞行業並非專業,不必考試牌,亦即是說,並非會發達的行業,又少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原因。最近聽一個年輕女子說,在本港的傳媒打滾六年,月薪仍在二萬元以下,實在捱不下去了。數年前,也聽我的一個舊生報告,當了兩年政治記者,只覺政治人及報館均不堪,樂得轉到公職。

事實是,許多受訪者都帶點貶意地視眼前記者為「妹妹仔」。新聞業確是女性多,年紀輕。請一個月薪五萬元的資深記者?不如請五個新記者。年輕力壯,好做跑腿,採訪成了有腳的攝錄機,do the legwork,除了器材的分別,跟網上採訪沒兩樣。

不是記者的錯,是編輯跟老闆的錯,他們多相信搞好器材硬件,少眼人才軟件。原本呢,只談理論,傳統媒體的可信度仍然高,因為網上自由,無疆無界,隨便天花亂墜,得出就,而現實世界的newsroom該有重重把關,核實添刪,講操守原則,計道德理念,會考慮公眾利益與公眾興趣之別。

「公眾興趣」,即八卦新聞,從來比較好賣。有怎樣的傳媒,就有怎樣的受眾,反之亦然。在資本社會,自由市場,傳媒到底是一盤生意,擺出來的「貨」,要迎合顧客。於是,周而復始,十年一轉,政治記者改任公關;財經記者轉行金股。

香港只有很少很少的資深記者,因為都「坐」升做編輯,不像外國,中年至老年的男女會繼續打領帶戴珠鏈採訪,在本市,一把年紀仍然「跑」新聞,閣下可會被視為「不濟」、「潦倒」?

虛擬世界愈見真實

在一個文明社會,新聞界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第四權,監察政商,為民喉舌。老早開始有人說,今日世界,互聯網是第五權。主流媒體不報的事實與畫面,都可移師虛擬世界。

虛擬世界,已愈來愈見真實。唯一令人猶豫的,仍是可信度問題,這事實,有多真?這畫面,有多假?因為沒有把關。但也慶幸因為沒有把關,所以自由。人世的矛盾,非常Catch-22。

在網上資訊仍未能完全取代報紙、電台、電視之際,老媒體卻又老是自毀長城,不得民心。在這分叉路上,香港原有一座堡壘,叫香港電台,用人民的錢運作,不再做政府部門,不必受官僚的政治壓力,亦不用擔心廣告商排擠,真正為人民服務。

由公投到政改的風風雨雨,幾乎完全蓋過了港台前途一筆。七.一大遊行中,有頗多「港台運動」的小三角旗海的畫面,但許多人或都認為,在普選的大前提下,港台,枝葉耳,未必記起新聞自由是一個社會的最後防線。

曾蔭權政府要把港台像丫環似帶在身邊,仍然做個政府部門,來個約章找來各式煲呔友好管束港台。港台需要的不是跟政府簽約章,而是與人民定約章。香港人要不怕權、不貪錢的資訊,去跟港台說。

 

分享給朋友

  • The Civic Party respects your personal privacy and is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your trust and confidence. We believe in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The purpose of collecting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form is to complete the purchase concerned and allow the Civic Party to contact you in the future. We are the sole owner of any information we collec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not lent or sold to anyone for any purpose.

  • The Civic Party respects your personal privacy and is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your trust and confidence. We believe in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Please take the time to read this policy, and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We strive to protect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you may provide us but by law we must allow inspection of the volunteer register. Your personal data will be put into our volunteer database and will be used only for the purposes of arranging volunteer service and communicating with you. We are the sole owner of any information we collec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not lent or sold to anyone for any purpose. You may contact us for enquiry, updating or ceasing the use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 公民黨絕對尊重閣下的個人私隱,並會將資料保密。我們會妥善保存閣下提交予我們的任何個人資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我們。閣下在此表格提供的資料,只用於處理是次購買以及日後與本黨之聯繫。閣下的資料絕對保密,只供本黨保存和參考,絕不會外借或出售,或透露予任何第三者。

  • 公民黨絕對尊重閣下的個人私隱,並會將資料保密。我們會妥善保存閣下提交予我們的任何個人資料。請細閱此私隱政策,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我們。我們藉此表格收集 閣下資料的目的,是處理 閣下的義工申請,閣下所提交的個人資料將儲存於本黨的義工資料庫內,並只會用於本黨安排義工服務及與閣下通訊的用途上。閣下的資料只供本黨保存和參考,絕不會外借或出售。如欲查詢、更改或要求停止使用你的個人資料,請與本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