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一則花邊新聞,說大陸一個小女孩給公開問到志願,她說,她的志願是當個貪官。一時蔚為奇談。卻是,一點也不奇。不怪小娃兒,也不怪她的父母老師,一個貪字,本就是當今的中國文化。
話說中國崛起,國情卻仍然非常第三世界。他們那個制度,仍然是一個又一個的小圈子,「你好我好大家好」,拍膊頭老友記一起辦事,咱們組班,都是自己人,可以內幕交易。
得着的甜頭,也不一定淨是白花花的銀子。譬如說,高官叫外商保送自己的孩子到海外讀書。這款保外就讀目的地,通常是美國。顯然,美國的司法部門也注意到類似情況。兩年前,一家美國科技公司給罰款二百五十萬美元,罪名是那家公司花足足一千萬美元,請了一千個中國官員赴美考察,對象自然是那間公司的設備,但行程卻是拉斯維加斯、迪士尼、大峽谷等等,即是賄賂。
北京一直說嚴打貪污,確也有好幾起矚目案件。但外人看來,他們的反貪意義包括打擊敵方利益。有外國傳媒曾寫的:「Frequently, analysts say, bribery charges are used as a way to weaken rivals。」誠然,不就是有這麼一句流行話:在內地從商,不要太紅,因為就像螃蟹,一紅,就死定了。
香港的第三世界 look
大陸沒有獨立的司法制度,也沒有獨立的警察隊伍。不用是商人,一樣知道只要額外多付一點給誰,該就可過關。聽丈夫是香港人的內地婦女談排隊來港的苦況——人家有錢就可打尖——已見端倪。
香港人要擔心的是,這一套會不會無聲無息漸行漸近。最近一個本市法庭故事說,一個富家子弟收一電話,有人訛稱是中聯辦官員,跟他談及政協委員提名事宜,兼可代辦中港車牌,他就巴巴拿着一疊十八萬元現鈔,到中聯辦門口交錢。這種冤大頭故事,聽上去就是Soooo Third World。
卻仍然符合一般香港人對中港權力的認知。我們比較先進的,是受害人不怕得罪誰,報警如儀。警察拉到疑犯,法庭判騙徒入獄一年。傳媒把故事報道出來。
這是香港。回看內地,法庭?公安?這……遑論新聞自由。所以,新疆武警先以肢體暴力對付香港記者,當地新聞辦再以言語暴力招呼記者,說他們涉嫌煽動鬧事,只構成另一幕並不奇的奇談。卻仍然風頭火勢,因為這種讓人看來似噏得出就噏的官話,甚得人驚。下一次,或說涉事記者給懷疑搞「煽動顛覆」?
多個政治及壓力組織紛紛聲援,幾乎都異口同聲地要求中央「公平獨立地徹查」事件,下刪十個感嘆號。提出這種要求的人心裏都知道,姿勢矣。查什麼,嗄?怎叫徹?
政治,卻總是姿勢先行,襯托出曾蔭權這個蚊型、非民選領袖的「鵪鶉」嘴臉。鄧小平說的,只有壞制度,好人也做不了好事。上面如此制度,實際的徹查做不來。想像中最好的結局,不外再由北京外交部,或該改為港澳辦,來重複「都是誤會吧」一說。不然怎地?什麼中港矛盾?難道要國家主席道歉不成。
香港記者在烏魯木齊的遭遇,固然可惡可怒。但香港新聞自由的最大憂慮,是無日無之的自我審查。所有紅色資本家,以為一眾關係糾纏得似意大利粉的公司機構,看看哪個招牌不聽話、反共、不乖,就不落廣告,沒有了一大截廣告收入,看你們可以捱多久。
還幸在香港,民主確是商品,有讀者觀眾的消費支撑。本地傳媒要年月久遠地報道爭民主、爭普選,是香港的最大第三世界 look。
因為香港仍然未有一人一票的全面選舉。在已發展國家,民主老早存在,新聞自由更已是生活態度一部分。也因為全盤自由,發達國家的民眾不時會嘲諷新聞工作者。老生常談的形容,由「等着啄腐屍的禿鷹」、「嗜血的獵犬」,還有「a pack of hyenas」。Hyena,鬣狗,是一種很醜樣的像狼與狗之間的動物,要撿人家吃剩的便宜。
台灣屬第二世界
當然還有嘲笑電視女記者無時無刻不忘在臉上撲粉的動作。已發展社會鄙視新聞界?當然不,只是他們的自由已化至臻境,由政治人到律師到醫生等等行業,都有可供調笑的空間。當然也有人利用這個現象發表偉論:看,過度自由不好,物極必反!但就不懂人家已至巔峰的境界:互柤批評,錯的一方會得自省。
就像小學生不管文字如何拙樸,不能攀上文學大師;不能找一隻大猩猩描一筆,就說媲美畢加索。新疆的武警可能世面見得不多,見電視新聞鏡頭所到之處,示威的人不知怎地——其實是天然地、人性地——益發肉緊,喉嚨大一些,動作也更誇張,放到本國的公安認知層次,不就是記者「煽動鬧事」嘛。
可憐把話說大了,又不好把涉事記者「緝捕歸案」。可憐時至今日,香港要落後地,繼續抗議遊行來捍衞最基本的新聞自由。
台灣那一套,一樣仍屬第二世界,一忽兒喊打喊殺,一忽兒哭哭啼啼,就是缺乏尊嚴。看奧巴馬在「九.一一」悼念儀式中冒雨致哀,一身西裝濕得發亮。換了是兩岸領導人,以至特區特首,都不知已有多少家僕跳出來為他打傘。
親中陣營的「為民請命」
聽台灣記者朋友說,許多台灣人都認為陳水扁的貪不為私利,而是為民進黨未來的選舉工程儲糧。陳水扁錯的,是他矢口否認貪,人格破產。「阿扁」這個似破落村長銜頭的時代,終於結束。報上說,國民黨「拒放鞭炮慶祝」。
燒炮仗?登時嚇一跳。還幸說的是「沒有放鞭炮慶祝的心情」。饒是這樣,台灣政情仍可見一斑。
回看香港,記者在新疆給先打後屈一役,忽然就成了政治籌碼,見親中陣營蹦蹦跳「為民請命」。這當中,或有內幕交易。要記得,說的不一定是真金白銀袋落袋。或請廉署一查,香港勝在有IC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