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聲道 – 雙語道

分享給朋友

16/03/2008

雙聲道 – 雙語道 毛孟靜

一直在社區教孩子英文,主辦單位叫之做「繽 fun 班」,賣點英語 fun fun fun。這種中英夾雜,或有學者不以為然,卻真是香港特色。本土文化,渾然天成,並非花多少億公帑可以打造得來。

而那個 fun 字,譯做「樂趣」,會忽然覺得生硬,太過煞有介事,沒有了原文純粹好好玩的意思。學別的一套語文,不但有助開拓思維,連對生活的感覺,也可加多深淺重重的層次。

講明好玩,跟孩子玩。有時候見他們開懷大笑,laughing with kiddy abandon,就想,將來幾時他們學會 abandon 這個字可以這樣用,該就是學好英語了。這,相信或是大學以後的事了。

叫小學生念 She sells seashells on the seashore at the Seychelles,目的自然是熟習「殊殊絲絲」的發音。有孩子就忙不迭地舉手,說「我識得 shell,街角有個油站,招牌就是個貝殼。」登時聽得本老師眉花眼笑。一直在教的目標,也就是這個:語文是生活,香港號稱中英並重,是個國際城市,學英文,可以透過日常生活自己留心。老師就是教不了這麼多。

多的是用心在教的老師。一直參加教協的一個鼓勵小學生讀書計劃,遇上好些愛心爆棚的老師,卻聽他們說,即使是小班教學,因為上課節數不變,仍然是負擔得吃不消。

教協的張文光也在立法會批評,曾蔭權推動國民教育,報喜不報憂。但原本呢,既然擺明叫國民教育,隱然也就有以「愛國為先」的味道,常人常理,舉世皆然。讀本報報道,引述官員答問,卻有自衞式的澄清:「推廣國民教育不存在歌功頌德的情況,政府不是灌輸,而是着重獨立思維。」

選擇性通識教育

皆因一國兩制,史無前例。特區人民把民主人權掛在嘴邊,那邊祖國實行一黨專政。要扮作當中毫無矛盾,就是難。

更糟的,是國民教育與通識課程掛鈎。不聽張文光說不知,明年在高中教的通識大綱,集中在建國六十年後一半的光榮,偏重太空人、改革開放、三峽工程和奧運,而不提前三十年的黑暗,如大躍進及文革。這個,大概可叫選擇性教育,幫忙造就可以容忍官方任何「選擇性XX」的下一代。

話說有政治人到大學演講,維護警方在「淫照」一幕的舉措,並謂選擇性檢控一直存在。舉的例子,包括警察截查得有路人忘了帶身份證,也不會逢人就又拉又鎖。

情況就像不顧紅人燈過馬路,肯定違法,但執法人員就是抓不了這麼多。說的是現實的情與理,但將之比諸「淫照」事件,就有搞笑傾向,就像說所有阿媽都是女人,所以所有女人都係阿媽。兩者平排,不必考慮事件本質,秤一秤,都一樣啫,橙與蘋果不能比較?都一樣是水果嘛。

英文有如火星文

大學生給唬得貼服,一時無人反駁。下一代的提問及辯論技巧,以至政治通識,但見普通馬虎。每一年開課,在大學堂問政治及新聞系的學生,有多少個已知文明社會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新聞界是第四權?舉手的,十中無一。而第四權英文叫Fourth Estate,如此用上 estate 一字,亦令許多大學生覺得陌生,英文似火星文。於是,談煽情新聞,用上「sensation hunter」、「macabre pleasure」等詞彙,恐怕就會「趕客」。

回歸十年,本土教育,模式仍似填鴨。一樣是香港學校,本土和國際學校的學生,氣質就是不很一樣。國際學校的孩子,多一重來自自信的自在。最近聽本土校長及老師細數一張考試目錄,聽得春去秋來,花開花落。談的,只是小學,未計中學。

老師教得苦哈哈,娃兒學得苦哈哈。學英文,就是學得不夠,上了中學就是苦哈哈乘二,上了大學就隨時苦哈哈得鋪天蓋地。至有今日的大學生會把law enforcement聽成「law and force men」;有記者曾把某從政者類似「I hate to say it ,but Cantonese is no longer the pre-dominant language in Hong Kong」一句,譯成她說「我憎恨講廣東話」。

英文不淨是英國語言,已是世界語言,全人類的文化溝通媒介,要讀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日、西班牙文作品,除非已識上述文字,不然世人都依靠英譯本。英文同時是全球財經語言,pocket language,說得俗一點,就是生財工具。香港學生的聽與講能力都不足,英國駐港領事最近臨別秋波拋下一句,香港英語水準下降。大家聽了,黯然一陣,然後聳聳肩:沒辦法,教育事宜,百年樹人,並非一朝一夕搞革命……。

於是,若吾家有兒快升中,本家長大概會不顧一切希望他升上英中。我會想,「乜都假,孩子先學好英文」。若有誰一口咬定此乃家長的虛榮,會是對我的母愛以至媽媽的智慧一份重大的侮辱。

現實離不開政治

是最近一個中大學者的研究說的,中中學生升讀大學,比英中的難;「中中學生以高考英語運用科的成績,比英中學生尤其遜色。」政府開始放風,說或容許學校自選教學語言,即是放棄母語教學政策。有前幫政府搞母語教學的政治人,五時三刻跳出來說,這是個政治決定。

但現實生活中,除了忘記帶身份證,不顧紅燈過馬路之類,有哪樁事是不涉政治的呢。前任特首董建華的倒台,固然可歸咎他運氣差,金融風暴是天災,二十三條的反彈是人禍,而沙士一役更是天災與人禍打孖上。但個人覺得,董氏的政治生涯,一開始已出現個隱隱的句號。九七年,董氏甫上任,第一砲行政主導—如今叫強政勵治—的施政,就是以「強力指引」推行母語教學,一時見校長、老師、父母、天地同聲一哭,天怒人怨。這樣壞的一個開始,就已是失敗的一半。

Old sins have long shadows,唯有撥亂反正,再作政治決定。

 

分享給朋友

  • The Civic Party respects your personal privacy and is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your trust and confidence. We believe in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The purpose of collecting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form is to complete the purchase concerned and allow the Civic Party to contact you in the future. We are the sole owner of any information we collec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not lent or sold to anyone for any purpose.

  • The Civic Party respects your personal privacy and is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your trust and confidence. We believe in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Please take the time to read this policy, and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We strive to protect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you may provide us but by law we must allow inspection of the volunteer register. Your personal data will be put into our volunteer database and will be used only for the purposes of arranging volunteer service and communicating with you. We are the sole owner of any information we collec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not lent or sold to anyone for any purpose. You may contact us for enquiry, updating or ceasing the use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 公民黨絕對尊重閣下的個人私隱,並會將資料保密。我們會妥善保存閣下提交予我們的任何個人資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我們。閣下在此表格提供的資料,只用於處理是次購買以及日後與本黨之聯繫。閣下的資料絕對保密,只供本黨保存和參考,絕不會外借或出售,或透露予任何第三者。

  • 公民黨絕對尊重閣下的個人私隱,並會將資料保密。我們會妥善保存閣下提交予我們的任何個人資料。請細閱此私隱政策,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我們。我們藉此表格收集 閣下資料的目的,是處理 閣下的義工申請,閣下所提交的個人資料將儲存於本黨的義工資料庫內,並只會用於本黨安排義工服務及與閣下通訊的用途上。閣下的資料只供本黨保存和參考,絕不會外借或出售。如欲查詢、更改或要求停止使用你的個人資料,請與本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