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至老年人,都是這麼走過來的,經過許多虛偽的歷練,許多就成了老油條,就是假。
有這麼個疑似頭臉人物,忽然就說元旦遊行後,在中聯辦外那麼一點年輕人的衝擊,令北京「震驚」云。但這句話,不但是朝「講」夕改,且未去到黃昏,只在下午,震驚一詞,已被註銷。另有兩個成年男子忽然就在議事廳堂互相喝罵,粗口橫飛,卻是,劇情演變不在朝夕之間,而是數分鐘內,又見彼此拍膊頭老友記。而本市警方堅持,「沒看見」羅湖公安過線越境,到香港這邊來拉聲援劉曉波的示威者;特區警察卻高調地埋伏,拘捕頭號「滋事」大學生陳巧文。
公道自在人心
這款景象,這番姿勢,許多人都看得不是味兒,尤其挑釁年輕人,因就是建制架構中的假。潮流興說八十後,還應該留意的,是許多現職的前線記者,一樣都是二十多歲,他們的職業訓練計得出什麼叫公道,哪個場面叫「抽水」、哪個人最識「攝位」。而一般電視觀眾,淨瞄一瞄新聞畫面,都看得出誰誰眼神閃爍,某某一見鏡頭,又會霎時亢奮。
我們都曾年輕,眼前的新世代,算不算「激」?對這個,不敢妄下斷語,因為不想自己孩子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沒資格叫人家的女兒拋頭顱、灑熱血;又或自家下一代淨喜歡搵錢行商場唱K,不等於藐視別的青年有關心社會的所謂前衞行為。
從記憶抽屜翻出來的片段,有舊時的七七維園大示威,有年輕人給警棍扑頭扑至血流披面的定格照片。那是英殖的七十年代初,我是中學生。清楚記得,那個涉事的英籍警司,叫威利。那一次,我給家母禁足維園,沒得參加。近四十年前的社會氣氛,因為還剛過了六七暴動,遍地「同胞勿近」土製波蘿的日子,連在街上派傳單都是令成人皺眉的舉措。
那時候,有個學聯中學生組,本少年人去積極加入。第一次「上電視」,芳齡十三,我在天星碼頭派「中文法定」傳單,有電視鏡頭拍了下來,在麗的呼聲新聞播出,給媽媽看個正着——咦,那個梳根馬尾的女童,不就是你?家母大為震驚,是真的震驚。且成了家居後來一段長日子的可持續發展。
他們叫那個做「認中關社」學潮,當然還有保釣運動。跟着學聯的一個大姐姐到港大校園,學習叫口號,也認識一個拳頭標誌。家母曾問,拳頭,是打人吧?少年的我已懂得答,不,只代表力量的意思。雖然那時未有People Power的興起,不懂得說人民力量。
自發抗議政局
上述,都不過是個人的一些細絮回想,小小的,微不足道的經歷。那段歷史的年輕領袖、或者突出人物,有鍾玲玲、李金鳳、岑建勳、莫昭如,及已離世的吳仲賢,還有劉千石。
我們都曾年輕。一代又一代,前浪後浪。不變的定律。是時間在年輕人的一邊。上一代,香港沒有政黨,只有後來逐漸成形的壓力團體,在八十年代初期,都曾受港英政治部的打壓。
今日,香港的政黨迹近五花八門,但獨立的,不與政黨掛鈎的青年運動一樣冒起,隱隱然有當年壓力團體的影子,有些己打正旗號,像反高鐵的組織,也有個體戶,像陳巧文,像周諾恒。
個人對這一代社運的比較深層次理解,由周諾恒開始。去年六.四,他率先單人匹馬呼朋喚友在中聯辦外絕食,這番呼喚,在網上發生。我跟周諾恒的認識過程,不過汪洋點滴,卻標誌着新里程的通訊發展。
去年五月底,一日得閒上網瀏覽,在facebook忽然有人前來談天,對方說,他現駐美國,有個在香港的朋友正擬六四絕食,這絕食者叫XX Hendrix……一看,即知是網上screen name。Hendix大概源自結他手Jimi Hendrix。但虛擬網絡,無疆無界,不知真假。要在電話真正談話,方相信真有其人。其人真名周諾恒。
任何政治行為,都要得新聞界的報道垂青,方廣為為人知,不然一個人在家中絕食就好。卻是,向傳媒朋友發出口頭採訪通知,至事發,中聯辦外到底只得一個來自《蘋果日報》的記者。還幸有另外的驚喜,絕食者除了周,還有三數個年輕人。
另外,前來聲援的一個中學生及一個大學生,且都是我熟悉的。都靠網絡聯繫,事前不知會在現場相見。而更大的驚喜加感動,是周諾恒的爸爸陪着一起來,他認可兒子的理念與行為。
差不多同一班年輕人,七.一在時代廣場外絕食。周諾恒說,他不要政黨、不要組織,甚至不要策略,純粹要求香港人自發地抗議政局,有心人走在一起,做自己相信應該做的事。也曾跟他說,社會運動,總要籌謀,去到底且要有個領袖,不然總是烏合之眾,這裏一些零星行為,那裏一點該人覺得偶然的故事,成效恐怕不大——除非人多。
苦行令人動容
故事發展,卻也果然就是人多,造就聲勢浩大,看近萬人包圍立法會反高鐵一幕。絕食行為有感召力,尤其是年輕一派的朋輩感召力。而反高鐵的苦行,透過電視畫面,或就要令人動容。這些感召的最大威力,在網上發揮。
上世紀沒有互聯網,遑論fackbook、Twitter,手提電話也少之又少。目前是新紀元,這一代的父母,還望不暴動不流血,大都介意子女上街去。○三年的七.一過半百萬人大遊行精神,就是和平理性,兼有嘉年華的味道。這句話並非事後分析,而是當年現場採訪拿着米高峰說的話。
上周五包圍立會一幕,也一樣。People Power,不必說People’s。未見政黨「插旗」,亦慶幸沒有政治人物「抽水」,人民自發力量,不必分界。又需強調八十後—年輕人站出來,代代如是,理所當然;年輕時不熱血,還待何時?也不必疏離銀髮族,黑頭白頭間,大家都攬着一個真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