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溫室效應和空氣污染的問題日益嚴重,本港的夏天及冬天愈來愈熱,空氣質素亦愈來愈差。多種植樹木除了有助降溫外,更可令空氣清新,故樹木實在不能亂斬。日前政府高調宣布,要花費千億元將啟德用地打造成綠化新城,當中「綠化」二字像是表露了政府環保綠化的決心,但另一邊廂,在大澳關帝廟外一棵樹齡已達六十年的紅映樹卻有機會無故被政府斬掉。
據了解,大澳關帝廟對開一棵有六十年歷史的紅映樹,每年都按時開花,而且從表面看來,樹木長滿綠葉,健康不錯。但上星期日,突然有工人用鐵欄將該樹圍起,並得悉政府有關部門會在星期五或之前將該樹斬除。一眾居民感到非常驚訝及憤怒,若該樹有倒塌危機,居民沒有理由堅持不斬,只是現時政府在沒有充分諮詢及提供斬樹的理由下,突然決定斬樹,實在違反環境保育的政策方向,可能令紅映樹死得不明不白。
無法公開樹危程度證明
就此,筆者聯絡政府相關部門以了解情況。漁護署職員表示,去年九月已知會地政署,指出該樹中段部分是空心,有一定危險程度,並建議了一系列救樹護樹措施,但強調並沒有建議斬樹,而有關該樹危險程度的書面證明,則無法公開。另一邊廂,地政署職員則表示,漁護署建議的補救方案,有些建議礙於現場的環境因素而無法做到,其他可做的都已做了。既然漁護署沒有斬樹建議,那斬樹決定究竟出自何處?
香港現行的樹木保育工作,涉及的部門多達十個八個,分工極度混亂,發展局、屋宇署、路政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漁農自然護理署、地政署……全皆有關,無一倖免。究竟當市民發現有關樹木的問題時,應該找哪一個政府部門呢?這問題可能連特首也不懂回答。當然,公眾的人命安全永遠是最重要。如果一些樹木經專家判斷後,確認有危險需要移除,我是絕對會接受,我相信市民及環保團體亦能理解。但是,若真的決定要斬樹,便應公開數據,提供理據,而不是胡亂砍伐。
應加強保育勿盲目砍伐
大澳的紅映樹生死未卜,但該樹已佇立在大澳關帝廟外六十年,見證着不少大澳人的成長歷史回憶。儘管樹木可能真的已生病了,但真的只有斬樹一個解決方法嗎?有其他救治的可能性嗎?現時香港每人僅得一點五平方米綠化空間。在石屎森林之間多種植樹木,可以提升人民的生活健康素質。而且,香港不少百年老樹,或是珍貴品種的樹木,有一定的生態價值,部分更是香港人集體回憶的一部分,所以應加以保育,不宜盲目砍伐。現時本港有五百多棵具有文化、歷史或保育價值等樹木被納入《古樹名木冊》。然而,本港並沒有專為保育樹木而制定的法例,護樹救樹的程序亦絕少人知道。一直以來,樹木為我們遮陰擋雨,現在是時候讓我們為樹木做點事情了。就此,我希望政府為樹木立法,清楚向公眾交代護樹的工作細節,使香港的樹木得到妥善的保護,而不是人前大喊綠化,人後卻無理斬樹。